政策法规
人到老年,是应该把存款交给孩子还是留着自己养老,过来人告诉你
2020-10-08 15:24  浏览:92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言: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每个人也都会考虑自己在老了以后的养老问题。一般人都会有以下两种想法,一种是和女儿处好关系,为他们奉献自己的所有,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另一种就是在年轻时就给自己留好后路,存一笔钱给自己用来防老,这样不管儿女是否孝顺都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问题。

当然,不同的选择一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下面留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笔者身边的故事。


01

徐大爷今年六十多岁,几十年来都是靠务农维持生计。虽然一辈子都没有出去赚过钱,但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作也能获得一些收入,加上常年累月养成的省吃俭用的习惯,到现在还有一些存款。

徐大爷有两个儿子,都是初中刚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因为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多年来也没有存到多少钱。

后来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希望徐大爷夫妇可以帮他们带一下孩子,让他们年轻人出去提高一下生活条件。但是徐大爷夫妇都没有同意儿子们的请求,因为那时候的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要多存点钱给自己防老。


02

无奈之下徐大爷的两个儿媳都只能自己在家带娃,让两个儿子独自出去赚钱。在农村,一个人赚钱养家其实挺难的,因为徐大爷的两个儿子都不是那种多能干的人。

周围的很多邻居都通过夫妻两个人长年累月的努力让家庭渐渐富裕了起来,但是徐大爷的两个儿子家依旧还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日子甚至过得还不如徐大爷老两口。

眼看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难,也逐渐被周围的邻居甩在了身后,徐大爷的两个儿子都对徐大爷夫妇有了很大的怨恨。觉得周围那些人之所以能比自己过得好,都是因为有父母的帮助,哪怕只是帮自己带带孩子。


03

去年徐大爷的老伴儿突发疾病,花了几万块才捡回了一条命,但是身体却大不如前了,需要有人长期在身边照顾。徐大爷还是放不下自己地里的庄稼,希望自己的儿媳过来照顾一下婆婆。

但是徐大爷的两个儿媳都不同意,因为这件事徐大爷还闹到了村委,在村干部的调节下两个儿媳才同意轮流伺候自己的婆婆,但是也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那种。

今年年头徐大爷在搬东西的时候闪了腰,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在床上躺着,为此两个儿子都从外地赶了回来。徐大爷这次住院的费用还是两个儿子借钱垫上的,徐大爷出院以后也没有自己付钱的意思。


04

直到现在徐大爷的腰也没有好利索,他和老伴儿连自己做饭都没办法完成了。他的两个儿子虽然也还算仗义,但也仅仅只是完成自己的义务而已。

每天饭熟了就给徐大爷夫妇送过去,过一会儿了又再回去收碗筷,一天到晚基本没有任何交流。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徐大爷在丧失劳动力以后也开始渴望孩子的孝顺。

有一天晚上,徐大爷把两个儿子叫到了跟前,把自己的存折交给了他们,让他们两个平分。可是两个儿子都没有拿他的钱,都表示让刘大爷自己留着养老,刘大爷再三坚持也无济于事。


05

虽说徐大爷儿子的举动多多少少有些赌气的成分,但是也充分说明了在他们心中对自己父亲的成见。虽然亲如父子,也有处得还不如外人的时候。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当前这种局面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捂暖,但是让一个人心寒却只需要一瞬间。

徐大爷若是能够早一些醒悟,也不至于跟孩子相处成那个样子。可是人生往往都没有回头路可走,也没有后悔药可吃。


结语:

人这一辈子,不管是选择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孩子而活,首先都需要做到将心比心。老人虽然没有带孙子的义务,但若是能帮到自己的孩子也还是应该伸出自己的援手。

老人不一定非把存款交给孩子,但也没必要对孩子都还一毛不拔。在感情面前,金钱真的一文不值。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马上删除)


发布人:6da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