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这几年应该都有听说过“老人自杀潮”“北大孝子弑母”“79岁母亲被亲子活埋”等等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新闻。
于是纷纷质疑起来,比如为什么赡养老人成了问题?为什么儿女越多越不孝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儿去了?等等。
我们深信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小孩的,只是碍于经济能力问题,有些小孩是“糙养”长大的,可是养老不行,比如一晚重症病房1万块以上,一次白内障手术少则几百几千,多则几万的都有。
当代人会感叹“子欲养而钱不在”、“久病床前无孝子”......
可事实上不是“经济”原因造成越来越多的“不孝子”,更多的是两代人的“观念”冲突,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赡养问题。
01、34岁同事不生二胎,被骂“不孝子”。
国庆放假回来,办公室很热闹,大家都在分享回家或者出游的趣事。唯独笑笑闷闷不乐。
由于疫情,笑笑很久没回老家也没去婆婆家,所以打算国庆把两家老人接过来,准备带老人去附近的景点游玩。
可头天晚上就闹得不愉快。双方父母统一战线逼小两口生二胎。
多子多福老人的观点:多子多福,多生一个,以防养老问题。
小两口的观点:好好养育一个就行。
因为笑笑两口子态度明确不生二胎,被父母骂:“不孝子”。
笑笑觉得很无语,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是尽量满足老人的,为什么一个“不生二胎”的问题,就成了“不孝顺了”?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懂事”、“孝顺”,甚至有些父母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
事实上孩子也很无耐,他们并不想让父母不开心。
连岳曾说,越是没本事的父母,越是固执己见,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人绝对服从与相信他们,以抚慰自己的失意。
事实上:
子女不想过早结婚生子,不是不“孝顺”。
子女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就业,不是不“孝顺”。
子女不想过父母按部就班的日子,不是不“孝顺”。
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每一代人都有着不一样的选择,更多的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
观念的不同,导致了很多家庭,父母子女关系的疏离。
02、真正“优秀”的父母,不会用“懂事”绑架孩子。
笑笑的父母认为“多子”就能“多福”吗?不见得,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北大高材生”都能对母亲手起刀落。
谚语:“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意思是说父亲有了能直言劝谏的儿子,家庭就不会破落。
很多父母“为儿女”好,从孩子出生到结婚生子,都恨不得“一手包办”。可是你给予的“一切”,并一定是儿女想要的。
我们歌颂父爱、母爱,为父母的默默付出感到伟大,偏偏却有一些儿女不领情。
更恐怖的是有些小时候看似“懂事”“顺从”的 孩子,长大后干出不孝或者违法乱纪的事情。
孩子被父母要求无条件地服从,只为讨父母欢心而选择隐忍的小孩,长大后并不快乐。我们应该给予小孩一个“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围。
平等”“尊重”的家庭我弟弟小时候十分内向,爸妈要求什么他只会点头,我爸偏偏看不下去。
有一次,我弟10岁生日,我爸问他去动物园庆祝如何?
我弟回答,听爸爸的。
我爸生气:“明明我听你姐说你想去游戏厅!”
我妈无语:“孩子听你话,你也不开心?”
我爸不说话,带着我跟弟弟去游戏厅,晚上回来,父亲与弟弟在房间说悄悄话。
多年后,我问弟弟,爸爸给你说了什么?
爸爸说他不需要一个听话的小孩,他需要一个不会感受到委屈的孩子。
我爸嗓门大,可能弟弟害怕父亲,导致小时候有段时间都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长大后的我明白为什么我不会在外吃亏的原因,因为我爸永远鼓励我做自己。事实上,多年的求学和工作生活我也有不顺的时候,可我永远知道如何去争取、协调,就像我父亲说的“搞定你老子,你就知道混社会了。”
同样,我父母永远不会对我跟弟弟说,生你养你多么辛苦,长大以后要孝顺我们。而是很好地“身教”,用行动去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
如今,我和弟弟也像父母当年一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父母。
父母的“身教”,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才能养出真正的“好孩子”。
03、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父母。
很庆幸现代社会中,很多孩子都是自觉地照顾父母,也有很多父母早已规划老年生活并希望不拖累孩子。
(没人愿意当不孝子)我们更愿意见到的是孩子因为“感恩”去照顾父母,而不是因为“负债感”“负罪感”去应付赡养问题。
而尊重是相互的,小孩尊重父母,从小学会尊敬和孝顺父母。
父母尊重小孩,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良好的“身教”,以及平等地沟通。
只有那些从小被尊重、被体谅、被爱着的小孩,长大后也会尊重、体谅、爱别人的。
正向循环,所以我愿意将来做一个尊重孩子的父母。
希望更多地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与父母互相理解,我相信没人愿意自己的小孩或者自己,成为一个“不孝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为水水讲故事原创,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