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广东代表委员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建言献策 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023-03-06 14:58  浏览:389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编者按:两会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每年全国两会,总有一些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大会各类报告、建议提案和会场热议中,成为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讨论的焦点。通过这些热词,可以探寻民生关切、触摸民意脉动。


从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开设“热词圆桌会”专栏,聚焦今年全国两会上的高频词,邀请代表委员进行对话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最大共识,在相互启发中读懂民心民意。


本期热词:养老服务保障


圆桌嘉宾:

常巨平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区燕明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

鲁晓明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服务关系到每一位老人的晚年幸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而这也是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热议话题。


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通过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及推动老年介护行业规范发展等,让老人享有健康、安心的晚年。


养老服务保障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南方日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为何这一议题备受重视?


鲁晓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影响,也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高度重视老年人福祉,这些年接连出台了许多重磅文件,指导老龄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地,推动养老事业迅速发展,养老机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治理。整体而言,养老服务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0多年前,我就开始关注老龄化,当时提出的很多预测,现在已成为养老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政协委员,我希望针对老龄化问题,围绕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助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常巨平:我国在1963年开始进入了一轮人口出生高峰,连续多年每年出生人口高达27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进入老年,养老服务保障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以我所在的深圳为例,未来将面临早期来深建设者“成批”变老、高龄化与慢病化趋势叠加、“独一代”父母步入老年行列等系列问题,存在“一老俱老”“快速变老”趋势,空巢家庭、隔代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等将越来越多。随着老龄化、慢病化及少子化叠加发展,失能人员的长期照护需求急剧增长。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推动老年介护行业规范发展都提到日程上来。


提升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南方日报: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呈现什么特点?


鲁晓明:目前,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区燕明:在社区工作中,我观察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交融嵌套的关系,形成了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例如我所在的蟠虬社区,老年人口占比约1/3,社区居家养老已成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


不同于靠家人养老的传统居家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以社区为依托,社区要向老年人提供日常简单医疗、生活帮扶、精神心理慰藉等服务。但现在,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服务对象分散、服务成本高、管理难度较大等。


南方日报:如何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鲁晓明:在“9073”格局下,就要提升居家和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我认为,可以把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成医养结合体,依托医联体“一盘棋”优势,统筹人力物力,盘活医疗服务及闲置资源,推进护理床、器具共享。


同时,还要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等与物管合作,兴办养老服务项目,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加快建设覆盖广的智慧养老体系。


区燕明:社区很多老人跟我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适老化改造。经过多方调研走访,我发现当前各地适老化设施发展不均衡、推进力度有所差异。因此,我建议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比如改善小区内坡道与地面的防滑性及高差;铺设坡道方便轮椅进出;加装电梯、扶手等便利老年人的公共设施。


我所在的蟠虬社区给十几栋旧楼宇加装了电梯,老人们出门买菜或接小孩放学都更方便了,甚至不少原本搬离的街坊又搬回来住。近几年,我明显感觉到社区老人的幸福感提升了。


呼吁建立老年介护职业标准


南方日报:如何更好地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


常巨平:数据显示,我国没有日常自理能力的失能老人有4000多万,还有失智老人1500多万,这个庞大的群体急需社会介护服务关照。不过,我国的老年介护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不完善,目前还存在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服务价格缺乏规范、服务质量和效果难以有效监管、系统性培训体系亟待建立健全等问题。


我建议,要建立老年介护职业标准,加快制定养老护工职业认定标准及服务边界,加快推动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老年照护、养老护工等不同职业资格的鉴定管理与衔接互认。


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老年介护行业定价,逐步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医院或享受居家上门的不同类型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部分费用清单纳入医保体系。


此外,还应该加强老年介护行业监管、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比如在医学院校探索设置一年期的介护培训班,学生接受培训拿到资格证后就可以从事介护服务等。


南方日报:如何更好地发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作用?


常巨平: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在基金支出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有较大的空间和周期完善整个制度体系,解决老人护理服务供给短缺的现实需要,让社会从传统的养儿防老、自我保障逐步转向为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多元保障模式。


结合深圳的具体情况,我建议国家将深圳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允许深圳在国家指导的制度框架下,先行探索建立独立险种、独立运行、独立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试点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试点总结评估,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鲁晓明:在家庭小型化背景下,发展长期护理保险,越来越具有迫切性。目前,我国已在多个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我建议,要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明确基本保障型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社会保险的性质,建立个人、企业为主,国家补充的多元筹资机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立法。(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秀婷 钟哲 汪祥波 吴雨伦)


发布人:bcb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