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智能时代 等等“无G”老人
2020-10-20 10:02  浏览:516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今年10月是我国第11个“敬老月”。按照全国老龄委的统一部署,今年敬老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智慧助老”。进入5G时代,全国仍有近2亿名老人与互联网“绝缘”,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面临出行、生活不便的窘境。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如何在智能时代下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泉州市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在不断探索和前进。毕竟,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现在,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不少老人的手机仅具有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

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

信息化覆盖至社会的每个角落,给年轻人带来了不可斗量的红利,也造就了一条无形的护城河,把老年人拦在城外。

近2亿老人不上网

日前,一段“老人乘坐地铁时因无健康码受到工作人员阻拦”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自疫情发生以来,老人无健康码出行受阻的新闻时有发生,多次引发热议。

当前,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必备的生活生产技能。但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受知识、技能和条件所限,仍被挡在移动互联网的“门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也就是说,有近5亿人是不上网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人口为5.516亿。这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农村居民还没“触网”;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60岁及以上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的6.7%,人数约为6056万人。照此推算,老人里与互联网“绝缘”的仍不在少数。

泉州人口老龄化加快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泉州有上百万的老年人口,同样面临着养老问题。

按国际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根据2019年6月老龄事业统计数字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口110.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4.51%。80岁以上老年人口16.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70%。预计到2030年,泉州老年人口将达180多万,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特点。

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18%,全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近15%。虽然和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比,泉州的占比相对较低,但因人口基数大等因素,泉州的养老服务仍面临着挑战,更要未雨绸缪。


2017年12月,记者走访晋江大浦敬老院时,一位老人在上网冲浪。

老人的“无G”生活

扫不明白的二维码、搞不清的线上办理、看不懂的数字电视、玩不转的智能手机……数据时代,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在点亮许多年轻人生活的同时,也为一些老年人创造出不少“鸿沟”。

尴尬

玩不转智能机去医院遇“囧途”

前不久,肖老伯收到了女儿送来的智能手机,“这下每个月到医院做理疗就不用愁了。”原来,此前他进出医院门诊大楼遇到了麻烦。根据医院规定,进出医院都需要出示“八闽健康码”,可他用的是老人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无法安装手机软件。

对于75岁的他来说,字体大、功能简便、自动报时,是他选择老年机的理由,“给我智能手机,我也不会用,太复杂了。”几年前,儿子曾给他购买了一款智能手机,用了没几天,就被他搁置了。他说,智能手机功能繁复,每次接打电话,都需要滑动界面、翻过各类软件,“经常没注意就点进别的地方,电话一直接不起来,着急。”

本来用着老人机,生活也没有太大不便。直到今年受疫情影响,健康码开始成为前往一些场所的必备条件,他才发现,没有一部智能手机实在不方便。

上个月收到女儿的手机后,他自己前往医院,谁知又开始了一天的“囧途”。他在路边伸手招车,前后见到两辆亮着“空车”标志的出租车,都从面前呼啸而过,这让他纳闷。后来,他才明白,这些出租车已通过手机软件和其他乘客约好了行程。等了足足半小时后,终于有辆空车停下。可一上车,司机就提醒他要扫码支付,这让他又是一顿懵。

到了医院,需要出示健康码。印象中操作起来并不难,但他就是想不起来如何操作,最后还是医院工作人员帮了忙。进入医院,导诊台护士问他有没有预约,要出示预约信息,他连连摇头:“太难了!”

畏惧

智能机用两年看到“更新”就怕

无独有偶,从安溪农村进城带孙子的陈阿婆也有不小的困扰。

“幼儿园通知要出示健康码才能进入幼儿园,我不会操作啊。”陈阿婆的孙子今年入读幼儿园,她负责接送孙子。刚开学半个月,她只需拿着接送卡就能顺利接到孙子。但上周一次放学,幼儿园通知家长需出示健康码后才能入园接孩子。这打了陈阿婆一个措手不及,她不懂何谓“健康码”。

记者在丰泽区某公办幼儿园门口遇到陈阿婆时,她和多位老人一样被“八闽健康码”难住,有的老年人智能手机用得不熟,有的则是用老人机,他们只能待在校门外的角落干着急。

陈阿婆让一名年轻的家长帮忙操作,发现手机没有下载软件。等下载好后,她又记不得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无奈之下只能打给儿子求助。

记者看到陈阿婆可以熟练地跟儿子进行语音通话。陈阿婆说,她今年65岁,2年前就学会了如何使用微信,微信支付、发朋友圈、视频语音聊天都已经熟练掌握。原本,来到城里生活,她自己感觉没什么压力。但智能手机对她而言,依然只是一个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

“智能手机经常出现‘更新’,不敢点,怕点错。”陈阿婆坦言,她根本不懂什么淘宝、抖音,手机里除了一个微信,没有其他任何软件。

失落

越智能越不便感觉被“抛弃”

“老人看病预约会遇到种种不便,这对于无子女的孤老或者不同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来说,情况尤为突出。”从事社区工作十几年的陈元丰深有感触,他曾做过一番调研,信息化技术应用突飞猛进,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操作,老年人却一头雾水。在他看来,医院挂号信息化给老年人就医带来的“不便”,便是“数字鸿沟”的典型表现。他指出,对老年人而言,类似的“不便”如今比比皆是:不会用打车软件,招手打不到车;没有智能手机,没法扫码点餐;不会用12306,逢年过节抢不到火车票……“这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感到,自己被‘抛弃’了。”

“科技进步太快,我们跟不上时代了。”在晋江青阳街道霞行社区,100多位老人乐享着每天的免费午餐。社区活动中心里,老人有的看看报纸,有的打打牌。当记者问老人们会用智能手机吗?老人们都笑着说,智能手机挺复杂,他们很难学会。社区老人会第一分会会长张金生告诉记者,社区里的老人生活圈子都比较小,如果有智能生活的需要,都会让子女帮忙。

业内人士指出,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技术越进步,“数字鸿沟”反而可能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近年来非常典型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

在时代发展面前,需要从社会到家庭给予老年人群体更多关注,在改进公共服务的同时,帮助老年人尽快适应“互联网+养老生活”新模式。

人性化措施方便老人

针对一些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形,国内各地出台了用身份证、市民卡、纸质健康证明等代替健康码的措施。记者走访中心市区也发现了不少针对老年人的人性化措施。

在泉州市区客运中心站,进站大门设置了两个通道,左侧为“绿码快速通道”,右侧为“下载登记通道”。记者看到不少老年人因为无法出示健康码,在工作人员提醒下,只需拿出身份证来到右侧进行登记同样可以进站。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不少老年人群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便增设了一个人工服务通道。同样的做法,在医院、机场等场所都留出了人工服务通道。

公交车是很多老年人出门的首选。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不同年龄的老人可以办理敬老卡或者爱心卡,享受乘车半价或者免费待遇。从今年3月31日起,泉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新增12条优待线,老年人刷卡乘车优待线路达到86条。这为许多不会扫码乘车的老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东海街道法石社区则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为辖区中老年人及未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申领个人“健康码”,并打印成纸质证明,方便居民出行。

大力开展老年教育

昨日,泉州老年大学微课堂秋季学期第一课正式开播。据了解,微课堂精心挑选了8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课程,固定在每周一更新。受疫情影响,今年泉州老年大学并未开展线下面授教学。不过“停课不停学”,学校通过泉州老年远程教育云平台按原计划进行授课。“我们通过推送手机微课在微信公众号播放,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泉州市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林瑞营介绍。

据了解,早在2016年,老年大学就开设过微信课,教授老年学员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近年来,泉州老年大学大力推进“互联网+老年教育”,开展网络进教室、老年远程教育等做法,让老年人感受到老年教育的便捷。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已经办各级老年大学2535所,在校学员33万多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30.06%,普及率、入学率继续居全国前列。

探索智慧养老服务

“人老了,手也不灵活了,智能手机总用不明白,社区老年课堂专门为我们开设了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你看,这是我的书法作品,我也会发朋友圈了。”74岁的王大爷一提到社区开设的老年大学就特别开心。据了解,近年来,丰泽区圣湖社区、丰泽社区等老小区每年都会专门开设一个贴近老年人生活需要的课程,书法、绘画、手工、智能手机应用,每一课都开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

晋江市晋阳社区几年前就利用智能硬件与智慧养老平台,建成了晋江首个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不仅为老人提供常规的老人休闲、娱乐的基础配套设施,还落实“医养结合”,引进高端智能设备,创新科技运用大数据科学管理老年人健康。在未来,社区将深度推进“互联网+养老”,为老人提供更多智慧养老服务。

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了解到,我市已经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一县一福利中心、一乡镇一敬老院。全市在智慧养老方面不断探索,将更智能化、小巧化、多样化的终端设备运用其中,让兜底的老人可根据自己的佩戴习惯选择智能机、手环等终端设备,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未来更加精准。

技术有高度但也需要温度

数字化时代,最需要社会提供便利的老年人群体,却常常感受到的是不便。如何让老年人也能分享数字红利?

差异化保障老人的需求

情感专家张秀云表示,数字化时代,保障老年人不成为“局外人”很重要。在防疫常态化下,有些公共政策要兼顾到特殊群体,通过差异化的方式,保障他们的一些权利和需求。

“有些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较慢,动手能力差,甚至对数字生活持观望、犹豫甚至抵触的心理。但这些老年人大都属于数字可塑群体,只要对他们抱有耐心,加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完全可以让其中一大部分老年人享受到无障碍的数字生活。”张秀云表示,各机构、企业在推出业务功能时要为老年人开设“绿色通道”,做到程序操作简洁易懂。此外,作为子女,也要多些耐心,多些帮助,尽量帮助老年人适应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智慧养老消除后顾之忧

“老年人怎样融入时代,除了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我们还应该在养老助老方面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张超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必然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当下推广的居家养老模式,有助于智慧养老开展。

他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政府购买的智慧养老服务内容。同时,智慧养老的服务要走专业化道路,需要吸引专业化人才参与,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与志愿者团队进行合作,大量开展上门助老活动,不仅帮助老人渡过生活上的困难,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记者 张晓明 文/图(除署名外))


发布人:f4e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