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简短的视频,却是惊心动魄,触人灵魂的一幕。而这条监控视频,彻底挑起了众人的愤怒。尤其是大家知道了,这受害者和施害者是亲父子关系。
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虎毒不食子”,没有比这更加恶毒的父亲。
可谁又在乎过他们的家庭环境呢?
郭德纲说过:“那些什么情况都不明白就劝你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你”。
所谓“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事情的背后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孩子的父亲想通过制造意外骗保,这和他曾经的保险从业经历有关。因为了解其中的流程,所以晓得厉害关系。最主要的是知道如此做,一旦成为事实,那么收益是巨大的。
若非如此,一个养育了38年的儿子,谁又能狠心一把推到海里呢?
除了金钱的因素,大家想不到他有任何理由来做这件事情。如果是因为金钱,那么这个事情就有了合理的解释,有了充分的理由痛骂这个丧心病狂的恶魔父亲。
谁又在乎你究竟是花了多少时间来养育这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呢?
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这个父亲报警时显示的慌张不是担心孩子的安全,而是做了亏心事而存在的一种慌张。通过调查比对,现场问话,没多长时间就还原了这起案件的本来面目。
也许是不善于伪装,本身没有很强的心里素质;或者是没有详细周密的计划;再或者是根本没想到自己的一切行动,居然是在监控底下完成了现场直播;他就这么既失去了儿子,又让自己吃了公家饭。
案件很快就得出结论,一起蓄谋已久的故意杀人罪。
事实清楚明白,该怎么判法律自有其标准。
有智障孩子的家庭
谁家要是真有这么一位,那无疑会是家里噩梦的开始。首先,开头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意味着很有可能要一辈子在自己身边。
家里有条件的没条件的,谁不想花点钱把孩子治好?所以,真的生了这样的孩子,父母们总是第一时间打听如何找到正确的药方,或者方法来治疗恢复孩子的智力,不敢说百分之百,只要是能恢复到八成或者是一半也行,能自己照顾自己就好了。
可事实上,对于先天或者是后天形成的孩子,没有医学能百分之百的治好,只能说是在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做到最好。
视频中的受害者,已经38岁,可以推算他是80后的一代。
在那个年代,医疗技术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以从生命孕育开始就能监测是否正常;
在那个年代,听说的最多的就是村里的河里发现了“死孩子”。小时候听说这样的事情后,从心里就不敢一个人在村子外的河边走动。
除了这些被放在河边遗弃的小生命,还听到最多的就是扔到哪里哪里的后山里。
按照法律来讲,他们都犯有遗弃罪。
而遗弃罪,是在《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被写入的。
所以说,如果是在1997年前,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不是犯法的。
而这些事情都是偷偷进行的,大家都知道这个样子的孩子对于家庭意味着什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法律正式执行之后,在给了这部分孩子生命权利的同时,也加剧了家庭矛盾的产生。
因为再也不能随意的去选择结束一个生命,即使看不到幸福是什么。
即使现在的医疗技术再发达,检测再到位,也很难保证孩子出生一点问题没有。而孩子一旦落地,立马就有了生存的权利。
这也就是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国家保证你生,可是谁来养呢?
谁做父母就天生狠心呢?
可是家庭条件好,无非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可如果家庭情况不好呢?家人既要工作,又要腾出手来照顾孩子的生活。有的轻微点的还能自己照顾自己,有些就连自己的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能看到幸福模样的机会有多少?
一个正常人家的家里都少不了鸡零狗碎,何况这样子的家庭?
所以,大部分这样的家庭都会经历过这个过程:绝望、恐惧和长时间的忧虑。
在这样的家庭里,如果经济状况一旦恶化,那么意味着家随时会崩塌。
智障人的下半生
如果说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着也能多活几年。可是父母都不在了呢?恐怕这个问题是父母们最担心和忧虑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无言以对的地方,没有人能够负担得起,或者愿意负担这样一个人的饮食起居。
当然,如果有一天父母们不在了,他们该如何生活呢?
虽然他们的世界很单纯,可是单纯还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都说子女是父母前世的债主,今生就是来讨债的。也许,这段情分也就以这样子的方式宣告结束,虽然残忍,也算是有个结局了吧。
如果没人能接住他们的后半生,那么他们的前面依然是“漆黑的大海”;如何进去选择何种方式下去,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一幕,孩子的明天会怎么样。如果家庭贫困,所能给的条件有可能有限或者是自己会成为家庭所有矛盾的承载点。
讨论他的未来已经没有意义,更多人的目光应该关注这一群体的发展现状。
社会机制
关于这个问题,有志之士曾经提出政府应把建立智障人士终身托养机构提到提到议事日程。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只是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有过实质性的发展。虽说这个机制跟养老差不多,但是毕竟服务的人群,或者承担的主体无法确认。说白一点,没有人为这个事情埋单,很多人即使有能力也不愿意做。
现在的养老制度经过多年探索已经逐渐地变得成熟起来,如果能在智障人士的托管上更进一步,那可能会避免很多家庭悲剧的发生。
也有很多身为智障人士的父母,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借助社会和残联的力量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阳光家园”。
这些事情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事情,当然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也需要有个机构牵头做适当地引导。
悲剧已经发生,如何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