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时代先锋|张令华:为留守老人建起“幸福港湾”
2020-10-08 11:08  浏览:81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在安城镇张天井村

张令华算得上一个名人

他不仅从一名打工者

打拼成为拥有千万身家的企业家

而且在功成名就后不忘初心

为了让家乡的留守老人

有一个安享晚年的港湾

出资创办养老院

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善心

在当地百姓中竖起了养老孝亲的标杆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洁白的墙壁、干净的宿舍,绿植葱郁,随风摇曳,老人们有的在悠然自得的散步,有的在晒太阳,阳光洒在老人脸上,温馨而祥和。这里就是张令华出资创办的养老院。


看着养老院中居住的老人,张令华满是感慨。幼时家中十分贫穷,年轻时很早就外出务工,艰难的经历磨砺出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性格。经过多年的积累,2008年,他筹资800余万元建立了平阴第一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平阴鑫源商砼混凝土有限公司,成为平阴首家具有专业生产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他的事业逐渐壮大,成为拥有上千万资产的企业家。然而说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心酸,他最感概的不是流过多少汗水,而是内心对父母的亏欠。



这是如今事业有成的张令华的心声,也是很多和他一样在外游子的心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年轻人增多,留在农村的孤寡老人也越来越多。想到村中还有很多像他父母一样的老人得不到周到的照顾,患病老人无法幸福度过余生,张令华毅然决定开办养老院,他要为农村留守老人创造一个安定住所,让他们晚年有个颐养天年的去处,也为在外务工子女们尽一份孝心。


田立其是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老伴患病,子女不在身边,田立其老人来的时候骨瘦如柴,生活难以自理。如今,在公寓的照料下,老人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张令华对这些老年人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经常来了解院内老人的生活状况,照料老人们的生活。张令华为空巢老人无私奉献的孝心与责任,也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信任与感谢。


为更好提供服务,养老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设置了100多张床位,26张多功能医疗护理床,16名专业护理人员,为养老院患病和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进行康复护理。

养老院配备了标准化食堂,聘请专业厨师料理老人饮食,配备棋牌等娱乐设施供老人休闲玩乐。细致的服务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满足了更多老人“养老不离村,离家不离乡”的心理需求。

目前,张令华的养老院已经投入近150万元,运营中入不敷出,但他仍在着手购买康复设施、健身器材用于后续养老院的扩建,预计扩建完成后总投入要达到300万元。谈及后期资金问题,张令华表示虽心有忧虑,但要一往无前。


对家乡,张令华心怀感恩,对乡亲他视若手足,慷慨相助。连续多年被评为:平阴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十大孝星、孝亲敬老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多次位列济南市助人为乐好人榜。2010年张令华组织在外创业人员成立了张天井村家乡人慈善基金会,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募捐,年底为70岁以上的老人和困难群众发放慰问品,他本人作为基金会的会长,率先垂范,已累计捐款60多万元。目前孝亲养老、扶贫帮困在张天井村已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令华说希望自己的养老院可以让老人享有健康和有尊严的晚年,这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依”,张令华也在积极践行这一诺言,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中华美德!


发布人:fd83****    IP:139.201.5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