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小米,她是单亲家庭,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在外地娶妻生子。年近60的小米,终于可以喘口气儿了。
儿子本想把他的母亲也接去一起生活。可是,妻子不同意。因为结婚时,买房的钱都是妻子家付的。
要养老,也应该是养他的父母,至于婆婆就靠边站着吧。
小米知道了情况后,笑了,对儿子说:我有退休金,我现在能蹦能跳的,以后不行的话,我去养老院。
只要你们小两口和睦生活,不打不吵,我就高兴了。
儿子在电话中半天无语。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无论是情人,恋人;父母与子女,孩子与父母。都离不开一个情字相伴。
情需要付出,情需要汗水,情需要栽培。
一辈一辈一代一代,多少年我们人类就是这样过来的。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可能就是人生的规律。无论父母怎样艰难,都想给自己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环境。
为了孩子,下岗后的小米出去打工。当过保姆,当过服务员。
为了多赚一些钱,也上过工地去给人家搬砖,手都磨出了血,包上纱布继续干。
用自己的智慧,汗水赚取收入,抚养自己的儿子。
儿子长大了,有了家庭了,本应该赡养自己的母亲。但是因为自已没有房子,有心养老,却没有能力做出这个决定。
好在小米是个很要强的女人。知道儿子的难处,也没有责怪儿子,反而鼓励儿子和儿媳妇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曾几何时,这个养老规律慢慢的被时代的列车一点点的改变了模样。
把小的养大的,不一定小的就养你老。
没有养过小的,不一定小的就不养你老。养不养老,大部分决定你手里有多少存款。老年人觉得是一件很讽刺的事儿,一部分年轻人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经济社会嘛,和父母的感情,特别是和公婆的感情,自觉不自觉地就和金钱的多寡挂上了钩。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谁都离不开钱?钱被排在第一位的时候。父母之情,父女之情,母子之爱。都要被这个天平秤一称重。
父母还是那个父母。情感却不是那个情感。
母子,父子。母女,父女。人间亲情似乎都被金钱的光环包裹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情为何物令人很迷茫。
年轻相恋。头脑一时发热,有情可以饮水饱。但是,最后的结局,是不欢而散。
来自网络侵权删。想靠子女养老?没错。但是你手中的人民币要摞得够高,否则,没戏。
有些年轻人很会唱高调,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还要靠子女养老,像外国人学习学习,人家养老就不靠子女。
这话也不是一点儿道理没有。有能力的为老人可以去养老院,但没有经济条件的,有儿女的,想居家养老的。
像小米这样的老人是可以去儿子家养老的,关键是儿子做不了主。
年轻人觉得养老与他们无关,他们似乎会是永远年轻。殊不知道父母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
现实生活里,绝大多数人认为,亲情和金钱相比,钱的天平往往偏重于亲情。
现在,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钱。
这是很现实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所以说,许多人认为不养老是正常的。以往很正常的感情却被人为弄得鸡零狗碎,也是正常存在的,真的无需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