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孩子的出生顺序能决定孩子的孝顺值?专家: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
2020-10-06 10:50  浏览:44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请回答1988》是一部非常经典的韩剧,给无数人带去欢笑和泪水。观众对剧中成家二女儿德善这个角色一定不陌生。

德善作为家中老二,常是被父母忽略的那个:吃饭时最喜欢的荷包蛋只有弟弟和姐姐的份,睡觉时煤气泄漏被忘在家里。和许多多子女家庭一样,尽管父母不是有意为之,也难免忽视家中最懂事的、最没存在感的老二。

但就是这总被忽视的老二,成为多数家庭中最孝顺的孩子。研究表明,多子女家庭中最孝顺的孩子是老二,其次是老大,这并非迷信,而是有理有据。先听个故事,看看这个家庭的经历。


老娘住院,照顾母亲的只有老二,从小叛逆却最孝顺

同事今天去医院体检,在走廊里看见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撑着栏杆,一位大哥一手搀着这位老人,一手提着水果和保温桶。同事见大哥手忙脚乱,赶忙主动帮大哥提重物,这才得知这位大哥是在照顾老娘。

同事问大哥:“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吗?为什么生病为什么只有您一人照顾啊?”大哥无奈回答:“我是家里老二,大哥和小妹听说老娘病了,说是工作忙,一人扔下五百块钱就走了。”

同事丈夫家也是一样的情况:老大儿时最受器重,老三平时最被疼爱,倒是老公,作为老二,活成了大哥的“影子”,活成了小妹的“庇护伞”,却因为最想与父母亲近,最渴望收获父母的爱而独自扛下为他们养老的重任。同事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是从小被忽略的老二最孝顺。


孩子的出生顺序真能决定孝顺值?科学研究:并非迷信

孩子出生顺序真能决定孝顺值,这并不是迷信说法。研究表明:根据中国多数多子女家庭的情况看,父母晚年时,家中的老二可能最孝顺,其次是老大。不同孩子对老人赡养的情况不同,这与子女的排位有关,下面以三子女家庭为例进行分析。

1:老大

关键词:责任大,压力大,心事重

角色分析:人们常说“长兄如父”,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女,老大肩上背负着更重大的责任,压力自然如山大。家中有大事需要和孩子商量时,父母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老大。

因此,在众多孩子中,老大拥有更多选择权和决定权,说话也更有分量。但由于从小被父母器重,老大难免会厌恶他人遮盖自己的锋芒,因此心思重些。


2:老二

关键词:被忽略、独立、成熟

角色分析:老二的角色不好扮演,谁是家中老二谁知道,儿时总被父母忽略的老二,在家中最没有存在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们更加独立成熟,但他们更渴望父母的认可,希望长大后加倍努力让父母关注自己,这样的内心情感让人心疼。

3:老三

关键词:备受宠爱,傲娇,不成熟

角色分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备受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照顾,这也就导致老三对家人更依赖,心智也相对不成熟,总觉得天塌下来有家人顶着,责任感就相对薄弱。


为啥被忽视的孩子,还最孝顺?老二亲述:背后原因很扎心

1:老二从小责任大

出生顺序就决定老二必须更加懂事,自出生就被老大“压制”,长大一点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在大多数多子女家庭中,老二成为弟弟妹妹的“小小家长”,还要分担老大的压力和忧愁。


2:老二渴望得到认可

作为家中的老大,长子长女总受到父母器重,而最小的孩子备受疼爱,性格傲娇,也习惯依赖家人。夹在中间的老二左右为难,为家庭付出太多,却因为父母误把他们的默默无闻理解成懂事听话、无需操心而被忽略许多年。

作为家中存在感最低的孩子,老二不被偏爱,正因如此他们凡事习惯于靠自己,于是更独立、更懂事,渴望通过努力获得爸妈的认可和疼爱。


很多老二养成“讨好型”人格,这与童年经历有关,他们缺乏安全感,怕给别人添麻烦,希望获得小时候缺失的那份爱,用一生弥补儿时被忽略的伤感。


发布人:b502****    IP:120.244.2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