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社科资讯 | “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外交: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会议召开
2024-11-19 19:42  浏览:84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11月15日,“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外交: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镭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副主任李隽旸,《拉丁美洲研究》执行主编刘维广分别主持会议。

王镭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要按照“两个结合”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加快推进国际问题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中国外交实践提供学理支持,向世界深入宣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与会学者围绕“礼治秩序的当代意涵”“天下等传统概念的启示”等专题进行研讨交流。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表示,任何事物都是在系统中方能存在,并且在互动中需要建立一定的秩序。在天下体系中,各个国家、民族相互关联,形成“天下之道”。中华文明崇尚道德,“德者,得也”,德意味着让人民得到利益与好处。当今时代,新科技给世界带来新变化。世界面临的不平等问题,不仅表现为政治权力、经济上的不平等,最深层的是知识的不平等,表现以西方知识为中心和评判依据。人工智能为实现知识上的平等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条件。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谈到,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范式“和合主义”不仅为一个流动多变的世界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尺度,而且为人类未来走向展示了美好图景。和合主义追求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体现“类价值”的“国际交往行为”,既能跨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历史鸿沟,又超越了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的二元对立,为世界的发展提出一条“和而不同”的坦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野从中国的礼治秩序概念出发,探索其可否用以解释欧洲与东南亚的区域秩序。中国本土的特殊经验有可能上升为一般性原理,但这种一般性是局部的,需探寻其适用条件。基于中国本土构建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不一定就是特殊的,同样地,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也不一定是普适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彭博认为,中华传统礼治秩序具有兼容性、差序性与关系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赋予了这些特征以当代意义。不同于西方秩序的封闭性,基于新礼治秩序的开放性,世界不同地区可以建设符合自身情况与特色的区域秩序。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康令认为,西方国际秩序演变的基本脉络可以概括为“因‘理’而起”“随‘利’而激”“尽‘力’而疲”。新一轮全球化和现代化不仅是陆海内外联动的,也是网络线上线下互动的。传统的、实体的地缘政治之外,还生成出网络地缘政治以及“网缘政治”“数字地缘”等新概念。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胡子轩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发布人:cad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