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余易达 李奥媚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以“国内最大的电器产销基地”闻名中外,共拥有工业企业12326家,其中包括规上工业企业546家、挂牌上市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4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316.74亿元,同比增长21.7%。乐清市人民法院柳市人民法庭就坐落于此,管辖范围包括柳市、北白象、磐石三镇。近三年,柳市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9076件,执行案件8086件。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柳市人民法庭全景 供图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
为推进基层综合治理不断创新,柳市法庭紧密结合辖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成功搭建亲商助企工作平台,整合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逐步构建起以“立审执联动、精准司法服务”“妥善司法处置、破解风险难题”“法企创新合作、助力转型升级”为强力支点,以依托“商人纠纷商会解”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为两个完整闭环,以商会、司法服务站、“共享法庭”为高效枢纽的亲商助企工作体系,为辖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
2023年3月6日,乐清法院联合柳市镇人民政府、乐清市电气行业协会、浙江乐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柳市镇社会服务治理中心挂牌成立乐清市首个电气行业调解中心。据悉,该行业调解中心是乐清法院深化亲商助企和诉源治理改革,推进“法院+行业协会”工作机制的新模式。
播撒法治种子——
防“未病”、治“病根”、聚合力
“平时用惯了的合同,没想到有这么多风险!这次座谈会真的太有用了,以后得常开。”近日,柳市法庭到企业走访并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企业家代表在座谈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针对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现状,柳市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围绕“防‘未病’与治‘病根’并重”,组织开展司法服务“三进”、“菜单式”定制“公众开放日”、发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等活动,向中小微企业宣传依法维权的途径与合法行权的边界,普及买卖合同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其提升法律风险意识;推出涉企案件风险提示书,指导内部管理问题突出的企业治“病根”,为企业诉后发展提供法律建议。
2022年,柳市法庭共受理涉企买卖合同纠纷716件,同比下降19.82%。此外,该法庭积极联合金融办、银监部门搭建银企法合作平台,提出强化融资款发放审查、规范化管理应收账款等建议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定资金链、加固“生命线”,破解经营难题。
随着辖区知名电器品牌不断汇聚,柳市法庭设立知识产权审判站,促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内外衔接。该法庭还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报前沿课题,探索推进法企创新性合作。
厚植化讼土壤——
降成本、提速度、保质量
“没想到只来法庭一次,就能这么快收到回款,真是太方便了!”某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在收到被拖欠的货款后如是说。
2022年,某建设公司因拖欠某混凝土公司货款,被诉至法院。该混凝土公司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该建设公司账户及资产。受理案件后,柳市法庭充分利用此前建立的送达地址库,灵活采用电子送达方式送达诉讼材料,并及时与该建设公司沟通,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了诉前调解协议,该建设公司当即支付货款。自原告起诉到兑现诉权,仅用时15天。
为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打官司成本高的问题,柳市法庭扩大诉讼执行费用缓减免范围;创新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及“共享法庭”等线上平台,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参诉成本。针对金融借款合同涉企融资纠纷案件,采取要素式审判,鼓励、引导争议双方采取自行和解、诉讼调解等方式,实现涉企案件“简案快审”。
此外,柳市法庭不断融合“综治合力·法庭办案”和“商人纠纷商会解”两大工作机制,引入商会、司法服务联络站、电气行业协会“共享法庭”、知名企业家等多元解纷力量,参与协调机器人俱乐部、健身房等群体性纠纷,成功调解了以温州路之遥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有限公司为被告的群体性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系列案,确保这一投资金额达11亿元的“温商回归”重点项目平稳推进。同时,有效预防了1300余起潜在诉讼发生。
2022年,柳市法庭适用要素式审判方式审结340件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29.9天,诉前化解涉企纠纷1813件,仅8.9%的涉企纠纷再次进入审执程序。
催开诚信之花——
柔执行、善处置、破难题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执行工作大有可为。”柳市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法庭始终坚持善意执行理念,一方面,加大涉企胜诉债权的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充分兑现企业胜诉权益;另一方面,对于以企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探索柔性司法手段,在执行时优先采取“活封”“活扣”等措施,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债权转股权、债权转经营权、兼并重组、引入第三方资金等方式达成执行和解,依法为企业缓解债务压力、恢复生产创造条件,助企纾困。同时,柳市法庭强化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对于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及时予以信用修复,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022年,柳市法庭执行到位7879万元,累计发放执行款3232笔,对于已履行义务的1214家被执行人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
此外,柳市法庭大力推进执行转破产工作,积极促进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有序衔接,多次召开审执联席会议,会商研判执行案件中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推动将被执行人中的“僵尸企业”依法转入破产程序,依法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救治”,助力盘活经济资源。2021年以来,柳市法庭移送“执转破”案件共计59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柳市法庭将始终秉持“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工作理念,切实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继续书写人民法院在新的赶考路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异答卷,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柳色常新”。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06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16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