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关注四川泸定地震 救援争分夺秒进行中
2022-09-07 12:14  浏览:145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74人遇难,其中甘孜州40人遇难、雅安市34人遇难。据甘孜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截至9月6日21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甘孜州40人遇难、14人失联、170人受伤。据雅安市应急管理局消息,截至9月6日21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雅安市34人遇难、12人失联、89人受伤。截至9月7日12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累计调派近200名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和专家赶赴地震灾区支援医疗应急工作。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争分夺秒,利用航空救援等方式,以最快速度开展转运和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收治医院畅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每名伤员第一时间得到科学救治。目前,灾后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等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抢修搜救与时间赛跑

截至9月6日7时,泸定县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10次,最大余震4.2级。道路堵塞、信号消失、电力中断……基础设施在摇晃震荡中陷入瘫痪,抢修工作与时间赛跑。

“亮了!亮了!”9月5日18时20分,泸定县磨西镇临时安置点亮起震后第一盏灯。国网四川电力数据显示,地震共计造成1条500千伏线路、5条110千伏线路跳闸……超过4.3万户用户用电受到影响。经过电力部门紧急抢修,截至6日6时,近2.2万户用户恢复供电。

通信网络信号瞬间消失,阻断了人们报平安的通路。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和应急管理厅紧急调度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飞赴受灾区域,执行灾情广域巡查并实施公众通信覆盖任务,抢险救灾指挥和受灾群众手机通信陆续恢复。截至9月5日20时,共计5600名用户接入空中基站通信网络,并第一时间收到了提醒短信。

搜救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5日,面对交通断道,甘孜公安特警队员从一小路迅速下山,行至磨西镇与青岗坪交界处时,被湍急的河水阻拦去路,队员们用身体和绳索搭建桥梁,先后成功转移出被困群众900余人。

“来不及了,直接刨!”在磨西镇海螺沟,甘孜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发现一名男子被压在垮塌的房子下面,由于通道狭窄,挖掘机等救援机具无法到达,救援人员直接徒手刨土,成功将男子解救。

地震发生后,四川消防调派救援力量,赶赴震中开展救援。截至6日凌晨,甘孜州、雅安市共临时避险转移安置5万余人。

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有序开展

地动山摇打破了小城的宁静,救护车、警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当地和支援队伍的医疗救援工作也在紧急开展中。

地震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立即派出国家级医疗救治和防疫力量赴灾区支援。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卫生应急小分队创伤、重症、神经外科、骨科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70多名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收治伤员准备。此外,重庆市、陕西省、湖南省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已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赴灾区支援。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川省人民医院派出的两批医学救援队,分别于5日抵达泸定县和石棉县。该院救援工作人员介绍,根据“5·12”地震救治经验,结合震区实际和疫情防控要求,将现有救援力量分为6组,合理进行排班,细化优化预检分诊流程,根据伤者病情,分类处置。

5日16时,泸定县人民医院将第一位重伤员向雅安转运,雅安市人民医院也做好了充分准备,要求与地震伤害救治相关的医护人员全员在岗、通宵值守,并在医院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作为救治专用病房。截至9月6日凌晨,雅安市人民医院已接收重伤员20名。

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5日13时,该院紧急组建9人紧急医学救援队前往泸定县得妥镇震中一线现场。救援队进入得妥镇方向后通信中断。6日,通信恢复后,救援队以得妥乡镇卫生院为基点,深入周围受灾严重的村落,开展伤员检伤分类及救治工作。因道路毁损严重,消防官兵用冲锋舟从水路送出伤员,救护车在隧道口接力进行医疗救援。截至6日14时,在无水无电无住宿的条件下,救援队抢救伤员14名,其中重伤员4名。


来源:健康报记者 吴倩 特约记者 喻文苏

编辑: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发布人:1e8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