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风爽,楚水长,江汉平原有个好地方。”
这里是湖北省潜江市。
拥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四大名片的潜江,
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与教育的快速发展交相辉映。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
潜江把实践教育作为突破口,
深入挖掘现有资源,
打造出了“综合实践、研学实践、劳动实践”三大板块实践教育活动特色。
2022年6月5日潜江中学高二学生在潜江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吴霞 摄
针对潜江龙虾这一品牌,
潜江开发系列研学课程、编写研学书籍,
吸引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到此开展研学实践。
潜江通过盘活废弃学校、引进民间资本、部门共建、发挥农庄资源优势等,
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
保障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潜江市机关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在校园内种植区识菜。万莉 摄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
潜江建立起对学生、教师、学校、基地的评价体系,
促进了实践教育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
把实践教育作为“双减”突破口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科学、有效地对实践教育进行评价?
师资如何培养?
实践基地怎样高效建设、应用?
7月27日14:30,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教育局长访谈,我们邀请了湖北省潜江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泰祥做客直播间,畅谈如何在实践教育中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分享潜江教育发展的经验。
本期编辑 | 周子涵
责任编辑 | 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