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春和计划”在群众心里播撒明媚春光
2022-05-26 08:56  浏览:202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本报记者 祝 闯

近年来,重庆市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新方式,推进大救助格局发展。其中,由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春和计划——城市社区特殊困难群众心理服务项目”(以下简称“春和计划”),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在万州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的6个街道、85个社区开展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心理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心理问题、重构社会支持、链接社会资源,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美好生活,实现温暖救助。目前,“春和计划”已经成功实施两期,惠及困难群众5万余人次。

走进困难群众生活,发现解决心理问题

今年65岁的王女士,家住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几年前,女儿突然患上罕见的肠道疾病,无法工作,且久治不愈,这让王女士对生活逐渐失去了信心,变得越来越忧郁、焦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王女士家的情况后,帮助其女儿办理了低保,还向她推荐了心理咨询服务。

2021年3月10日,社区工作人员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吕厚超带到王女士家中,开展了第一次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交谈、倾听和心理量表测量,吕厚超认为王女士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失调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发现母女关系紧张。

吕厚超告诉记者:“王女士心理问题主要源于女儿突然患病打破了她计划好的退休生活,以及她对女儿身患顽疾后如何生活担忧不已。”后续对她给予了认知疗法与家庭疗法相结合的心理服务。

“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焦虑,你现在做得已经很好了!”3个月后,吕厚超第二次入户进行心理疏导时对王女士的变化给予了肯定。同时,还介绍了我国医学技术发展情况和国家对困难群体的诸多保障措施。这让王女士对女儿的康复燃起了希望,也缓解了她对女儿以后生活的担忧。当天,在吕厚超的引导下,母女俩进行了交谈,敞开心扉说出了各自的想法,增进彼此的理解,隔阂渐渐消失。

第三次入户时,王女士面带微笑地告诉吕厚超:“最近我和女儿的沟通比以前多了不少,前几天我们一家人还一起外出游玩。”

记者了解到,“春和计划”通过购买吕厚超教授及其团队的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石坪桥街道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困难群众,并对这类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服务,有效帮助他们纾解了心理问题。

“‘春和计划’已经帮助了我们街道的200多位像王女士这样的困难群众,现在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这是社会救助的又一次升级。”石坪桥街道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人陶毅感慨地说。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石坪桥街道就着手打造基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街道和社区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还对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心理服务培训。“春和计划”的开展为基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添了新力量,注入了新活力。

重构社会支持,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

“在社区看到过你们做宣传,今天我特意带孩子来咨询一下。”2019年12月的一天,一位84岁的母亲领着她48岁的儿子来到南岸区弹子石街道东山坪社区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沙坪坝区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驻点心理咨询师邓玉洁接待了母子俩。

老人的儿子叫林涛(化名)是低保对象,高中时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目前处于康复期。邓玉洁回忆道:“第一次见面时,他双手僵直、说话迟缓,害怕陌生人,需要母亲一直陪在身边。”

由于长期服药,林涛行动缓慢,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差,还存在消极、自卑等心理问题。邓玉洁选择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建立起信任关系后,我经常给他布置‘作业’,比如买菜、做简单的家务等。”邓玉洁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林涛的自理能力明显提升。她又给林涛介绍了几位和他情况类似的朋友,改善他的人际关系。同时,鼓励他参加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涛的精神状态改善了,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

“我们帮助林涛重建了社会支持系统,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了,也变得自信了,能够融入社会了。”邓玉洁表示,在帮助林涛的同时,她越来越多地关注困难群众中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状态,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事的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心中的孤岛,回归正常生活。

挖掘救助对象深层次需求,链接所需资源

同样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方女士,今年58岁,家住江北区铁山坪街道。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教授熊韦锐和他的团队通过铁山坪街道办事处提供的困难群众名单排查到了她。

通过心理量表测量显示,方女士有重度抑郁和焦虑。熊韦锐和他的团队通过音乐放松疗法帮助她调适情绪、放松心情。在几次咨询后,熊韦锐发现了埋藏在方女士内心深处的问题。

原来,因患病不能工作的方女士一直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康复期间,每月几千元的药费几乎花光了她的全部积蓄,她担心没钱买药后病情会复发,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因此逐渐加重。

了解到方女士的实际困难后,熊韦锐先是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同时也将情况反馈给了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和铁山坪街道办事处。基金会很快通过“一米阳光”项目,为方女士申请到一笔医疗救助金。街道也积极为她争取了其他帮扶政策。

随着经济压力得到缓解,方女士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逐渐减退,持续半年多的心理咨询后,她的抑郁情绪基本消失。熊韦锐告诉记者:“在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除了进行心理疏导外,还会将发现的其他困难及时反馈给基金会和所在街道办事处,积极帮助他们寻求政策保障,同时链接社会资源。”

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党支部书记韦荣表示,“春和计划”的目的就是把心理咨询服务引入社区,及时发现并解决困难群众的心理问题,让困难群众重拾信心,阳光面对生活。

发布人:82a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