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哪一刻让您感受到中国的大国力量、大国自信?听社科人的响亮回答
2024-10-09 13:23  浏览:85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锦绣山河,盛世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七十五载披荆斩棘,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一层层险阻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发展奇迹。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哪一刻让您感受到中国的大国力量、大国自信”为题,向社科界老中青学者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研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受访学者的真实感受,展现学者们对中国大国力量和大国自信的感知与认知,抒发社科学界对祖国的祝福及为祖国庆生的真挚情感。

百份问卷呈现学界大国认知与看法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受访学者就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成就、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选择和回答。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受访学者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整体认知和看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年龄分布上,20—30岁的受访学者占比最高,达47.71%;其次是31—45岁和46—60岁的受访学者,分别为26.61%和17.43%;60岁及以上学者占比最低,仅为8.25%。在“哪一刻让您感受到中国的大国力量、大国自信”的选项中,受访学者普遍选择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这一选项,占比高达60.55%。其次是中国高铁和5G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分别为60.55%和56.88%。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脱贫攻坚成果也得到了较多受访学者的认可,分别为41.28%和43.12%。

大部分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让他们最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国自信、大国力量,这反映了受访学者对中国发展的积极评价和坚定认同。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受访学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具体而言,20—45岁群体对中国高铁、5G技术等高科技发展成就感受更为强烈;46—60岁和60岁及以上群体对脱贫攻坚成果、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成就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经济答卷彰显蓬勃活力

在本次问卷中,记者发现一个高赞选项,即超过六成(60.5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是最能体现中国大国力量的重要事实。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杨耕表示,新中国成立75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规模连上台阶,综合国力持续增强,这是我们的底气。中国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2013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决定大国力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以GDP反映的经济总量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民自信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锚定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这一长远目标,分阶段接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同推进,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产业支撑,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居民增收提供了有效路径,成为改善民生福祉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认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既在总量上彰显了大国地位,展现了大国力量,也为今后发展和产业安全奠定了基础。“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的强力拉动,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所在。”曲永义说。

75年前的中国人一定无法想象如今的神州大地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从基础弱、底子薄,“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接续实施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复兴号日夜奔驰,神舟飞船遨游太空,超过1/3的5G标准必要专利被中国掌握……今日的中国,呈现出万千气象。在20—30岁的青年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5G技术(56.88%)和高铁(60.55%)等高科技技术是中国大国力量与大国自信的代表。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表示,中国的5G技术和高铁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缩短了时间,扩大了空间,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5G技术、高铁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中国5G技术和高铁都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缩影,还展现了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人民幸福可见可感可触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脱贫攻坚成果同样受到了较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占比分别为41.28%和43.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表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奋斗之路。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瞄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行动路线就是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改革必须以创新为驱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在本次调查的开放问答中,有人提出“在中国,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民生保障和民生福祉。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生保障政策出台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关信平告诉记者,在教育领域,上学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国儿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了良好保障,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三级卫生医疗体系得到持续优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公共服务的结合,相关服务和保障体系日趋健全。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陈积银谈到,75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从过去的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到现在的守护绿水青山,保护环境和资源,美丽中国从愿景逐步变成了现实。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中华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不久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75年来,我国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调研显示,不少学者认为,中华文化国际吸引力的提升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三大全球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力量。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上下求索,创造了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支庭荣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文化的“仁者爱人”理念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真正让当代中国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强大力量。这一“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抱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同时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大拓展了中华文化的适用范围,充分释放了其能量。在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支撑下,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做到了平视世界,这是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

中国作为世界格局中的一员,从关注世界到被世界关注,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谈及此话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宇有着切身感受。“如今,在国际会议中,哪怕某个议题与中国无关,国外学者也十分关注中国的态度和立场,中国学者的观点也受到重视。”郑宇认为,我国应建立起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视野和胸怀。当前,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新议题层出不穷,我们要注重建立更加细致的数据和更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开放包容的视野不断接纳和吸收外部世界更新的知识和信息。

学理智慧点亮前行道路

调研中,多位学者表达了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愿景,并以此为祖国75岁生日献礼。

接受记者采访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用他的书名“用理论照亮现实”表达了对中国学术发展的理解。孙正聿表示,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蕴含重大的理论问题。作为学者,要努力用中国的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用现实活化理论,用理论照亮现实,这是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也是我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解。”孙正聿说。

“要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魏后凯表示,接下来将以中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为研究和创新的起点,把握中国的国情农情特征,充分考虑制度背景、发展阶段、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特征、基本农情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建设和农村发展的伟大实践为相关理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要善于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观点。

对于如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智慧,莫纪宏提出,要从基础理论角度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制度目标和实践样态,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通过构建科学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学术支撑。

踏平坎坷成大道,接续奋斗谱新篇。回望过去,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生态等多方面的跃升;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坚定,必将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报记者 段丹洁 孙美娟 刘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蔡毅强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发布人:5af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