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中国长安网记者陈言: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2023-01-09 20:49  浏览:465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

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

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记者看法院”专题策划重磅回归!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联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近期陆续邀请日常采访最高法的“跑口记者”讲述2022年采访报道人民法院工作的体会和感受,并与读者一起重温他们的代表作品。

想看到这些“跑口记者”的庐山真面目吗?

想知道他们眼中的人民法院都是什么样吗?

一起来围观!

这位记者是谁?


中国长安网记者 陈言


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我想用这句话来概括我2022年报道人民法院工作的最大感受。

提供全流程在线诉讼、调解服务:当今信息时代,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最广泛的互联网应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在线诉讼、调解需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月22日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对人民群众参与在线诉讼和调解等活动提供指引和帮助,通过制度规范全国法院系统建设、应用、保障和管理,方便人民群众全流程在线诉讼、调解。

最大限度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4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民法院始终把追赃挽损作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截止9月,全国法院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近30亿元。

严惩生态环境损害行为: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恶意侵权者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惩突出环境违法行为,让恶意侵权人付出应有代价。

跑口最高法又一年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法院同志们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心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人民法院持续进步的历程。

新的一年,共勉!

代表作品

最高法:恶意损害生态环境者将承担两倍赔偿

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明确,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恶意侵权者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承担比实际损失高出两倍的惩罚性赔偿金。


图为发布会现场。王俏 摄

最高法副院长杨临萍介绍:“生态环境损害具有累积性、潜伏性、缓发性、公害性等特点,生态环境领域违法成本低问题突出。”《解释》立足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围绕审判实践中亟待统一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责任构成以及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确定等问题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的制度功能,依法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严惩突出环境违法行为,让恶意侵权人付出应有代价。

笔者注意到,《解释》第9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金数额,应当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金、财产损失数额作为计算基数。第10条,明确了人民法院确定惩罚性赔偿金数额时应当综合考量侵权人的恶意程度、侵权后果的严重程度、侵权人所获利益、侵权人事后采取的修复措施和效果等因素,同时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金数额一般不超过基数二倍。

“惩罚恶意侵权人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才是目的。”杨临萍在发布会上表示。惩罚性赔偿作为损害赔偿填平原则的突破,通过让恶意的不法行为人承担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达到充分救济受害人、制裁恶意侵权人的效果,具有惩罚、震慑、预防等多重功能。各级人民法院将以《解释》的出台为契机,进一步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适用规则体系,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最高法:在线“打官司”成为现实!3月1日起法院将提供全流程在线诉讼、调解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会现场。侯裕盛 摄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按照依法、自愿、合理的原则,可将诉讼、调解等环节由线上转为线下,或由线下转为线上进行;人民法院在线运行方式支持部分参与者采用线上、其他参与者采用线下的方式参与诉讼、调解等活动。”

这是笔者在今天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的内容。发布会上,最高法通报了《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了解,《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是继《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

当今信息时代,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最广泛的互联网应用。为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运行规则》应运而生。它能够对人民群众参与在线诉讼和调解等活动提供充分的指引和帮助,也利于通过制度规制约束全国法院系统建设、应用、保障和管理。

最高法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介绍道:“《运行规则》明确了从用户注册管理、登录和身份认证、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交费、在线材料提交、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在线证据核验、在线举证质证、在线证据认定、在线阅卷和查档、在线庭审、在线送达、在线保全、在线委托鉴定、在线服务咨询、在线审理、在线执行到在线归档全流程各类主体的应用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全流程在线诉讼、调解需求。”

笔者还从会上了解到,为了更加方便、统一、规范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在线服务,下一步,最高法将“中国移动微法院”升级成“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集成整合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全国通用诉讼服务功能和全国各级法院智慧服务相关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一站式办理全国法院在线服务的司法需求。

更多作品链接

最高法:全国法院执行养老诈骗案件财产近30亿元

最高法:依法支持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司雯



发布人:f5a6****    IP:183.195.1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