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大宝入学,我不由想起父亲三十多年前送我入学的情景,时光飞逝,世事变迁的感叹油然生起。
我是初中就考入中专就读的,没有读高中,当然也没上大学。那是一九九一年的秋天,没有高铁,私家车也尚未盛行,我们出行的方式是中巴车,从家里坐车到漳州市里转车去往厦门,我的学校在国道边,下车进校门了。父亲帮我背的行李箱是用杉木做的木箱子,不像今天的学生都是用装了万向轮的行李箱。现在的交通也方便多了,同样是省内的学校,早上我约了私家车到家里接,送到动车站,六十多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泉州晋江。
动车站有接待新生的志愿者和大巴,随车来到校园,一路有志愿者指引报名。到了宿舍,现在的宿舍豪华多了,四人间,上床下桌柜,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独立的卫浴和阳台。对比当年我们学校十二人的大宿舍,一个楼层共用的侧所、盥洗室,真是两个世界。那时空调、洗衣机这些家电还是奢侈品,我们农村孩子见都没见过。
到食堂体验一下物价,应该说还在我的预算中,只是看着那各种各样丰富的窗口,我心中不由泪流满面。当年我们学校的食堂,饭里时不时的有砂子、稻谷,夹生饭是常见的。我不时用毛主席在电影《淮海战役》里的话勉励自己,“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现在的学生证就是一张磁卡,还可以当宿舍的门卡用,出门就不用再带钥匙了。宿舍楼的直饮水机,扫码就能用,不用再像以前提着保温瓶到开水房打开水了。
本来计划出来散散心的,只是妻和小宝缺少锻炼,在校园里走没多久就喊脚痛了,再加上大宝学校有些偏僻,附近没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们还是订了动车票直接返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