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银行出现“集中取款”,老人不要利息也要取走?这是为何
2020-10-11 15:42  浏览:584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周周

存钱对于老百姓们,尤其是年纪比较大一辈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正应了那句“手有余粮心中不慌”。把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存起来,以后不管是应对突发状况还是将钱留给子女,心里都会觉得更为踏实。


受到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居民一般都会选择把手上的钱存入银行。因而我国的储蓄率高达45%,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即使是2020年爆发了公共卫生事件,但依旧不能阻挡老百姓们的存款热情,在经济最为不景气的第一季度,居民的存款余额达到了87.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3%。

老年人尤其喜欢把钱存在银行,甚至很多老人都靠着存款和利息养老。因为目前中国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是55岁。2019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7岁,也就是说老年生活稳定在20年左右。这段时间如果没有社保支撑,就只能靠自己的存款了。就算有社保,也还得有一定存款才更踏实。


然而,据媒体报道,最近发生了一件“怪事”,在老年人中出现了一种“集中取款”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今年突发了公共卫生事件,一些类似“银行柜台取不出钱”的谣言被传出,散播到了老年人的耳中,这让很多老人觉得银行也不安全了。

并且,在过去的两年里,一些银行出现了“集中取款”的现象,特别是在今年下半年以后,个别地区传出“银行兜不住了”等消息,“集中取款”的情况颇有抬头之势。


那么,这些谣言到底是怎样传出来的呢?首先和银行的自身行为有关。最近有关银行收费的问题被曝光,导致银监会一次性就开了近30张罚单,涉及多家银行。其中被公开提及和批评的五家银行是上海浦发银行、大连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

并且近年来,有关“银行泄露储户信息”和“银行流失储户存款”的报道屡见不鲜。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储户都在担心的原因。5月6日,脱口秀演员池子表示,他的个人银行账户交易细节被中信银行提供给了一家和他有财务纠纷的公司,这严重侵犯了其隐私。因此,上海银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此事正式介入调查。


或许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银行的可靠度很高,所以很多人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连合同的条款都没仔细检查,就直接签字了。以至于让一些银行“钻了空子”,出现了多收费的情况。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四大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榜上。其中一个违规收费的支行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农行支行,本是5000的手续费,收了储户5万元。

并且有一位刘先生,在银行存了250万。中间人说只要在银行存够一年时间就可以取出了。一年之后,刘先生再去取钱,却发现自己的250万不翼而飞。刘先生表示很困惑,银行卡密码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为什么钱都没了?更奇怪的是,虽然账户上的钱没有了,但是在账目记录中却找不到支出的项目。


因此,许多老年人担心他们的存款会被乱收费,想把存款取出来。事实上,大型银行一般不会出问题,即使有少数银行“罔顾法规”,银保监会也会彻查到底。当我们将来存钱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如果遇到违规收费的情况,可以向银保监会举报,银保监会作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并且受到今年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给很多地方的中小型银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它们的资金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同时,让一些中小型银行的风险系数不断上升。


此外,世界经济正在衰退,许多外国银行破产。尽管中国的银行和金融体系相对稳定,但今年包商银行因资不抵债而申请破产。此外,还有三家银行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破产,分别是海南发展银行、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汕头商业银行。所以,一些老年人认为银行已经不安全了。

为此,银保监会两次表态,一方面要加强储户金融教育,告知他们存款是受法律保护的,不会无缘无故丢失。另一方面也做了保证,即使银行出了问题,储户仍然可以拿回钱,最高赔偿是50万元。此外,7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该事件已经妥善处理。然而这些事情也暴露出了加强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大量的老年人涌进银行取钱,除了银行自身风险的暴露,还有一个原因是老年人的金融知识较低,容易受到煽动,这就产生了谣言。毕竟,今年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容易,许多家庭暂时失去了资金来源,所以一些老年人也对他们的存款感到非常紧张。因此,一些老年人宁愿没有这些利息,也要把他们的钱拿出来。与此同时,“集中提款”很容易导致银行出现“挤兑潮”,引发市场经济的连锁反应,对银行和老百姓而言,都是有弊无利的。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里的居民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甚至缺乏基本常识,在谣言的影响下出现了“集中取款”的不必要现象。第二,在当前的情况下,储户们的神经仍然比较紧张,加上国际经济的影响,很容易被煽动。并且一些中小银行确实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问题,不过目前来说都在可控范围内。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人:0bae****    IP:120.230.9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