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贾诩为何阻止曹操打赤壁之战?三条理由可以反驳他,真的是馊主意
2020-10-04 10:10  浏览:201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贾诩害死过曹操的儿子曹昂,所以他在曹营非常低调,从来不敢轻易举手发言。因为只有暴露的越少,才越安全。哪天曹老板想起了曹昂,再看到贾诩在那儿嘚瑟,肯定会下杀手的。因此贾诩一般不发言,可贾诩发言的时候,绝对是很关键的时候。

比如说赤壁之战之前,曹老板已经一统大北方了。除了西凉没有收复,中原地区都在他手里掌控着。因此曹老板不辞劳苦,打算南下灭了孙权和刘备,一统江山。

这个时候贾诩突然就举手发言了:老大你别嫌我话多,你现在手里这么多田地,这么多人口,经济又这么发达,好好经营下去,孙权和刘备不战而降的几率是很高的。

但是曹操却不答应,为什么?因为曹操等不了。换我我也不可能答应,手握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正是开国建功的好时候,凭什么要回家养老?等着让儿子捡漏?这是不可能的。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三国志》

因此从曹老板的角度来说,那必须要南下一统天下。就算后来的结果是战败了,当初他的雄心壮志也不允许他后退。至于贾诩的建议,一个杀了自己儿子的人,能有什么好主意?曹老板理都不理。如果曹操听了贾诩的话,依旧无法一统江山。


理由一:曹操的雄心壮志,伴随着年龄在萎缩。

曹操最鼎盛的时期,其实就在赤壁之战之前,那时候他是真的厉害,占兖州,灭徐州,平定袁绍,剿灭袁术,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可是从赤壁之战以后,他的事业就戛然而止了,当然也平定了西凉,打通了河西走廊,可是这跟之前的战绩完全不好比。

再往后打输了汉中之战后,曹操就彻底歇菜了,此后的曹操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一心就想着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南下招惹孙权或者刘备。

在关羽北伐的时候,曹操吓得差点要迁都,可见年纪大了以后,曹操就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了。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表现什么,晚年的曹操来了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实是在给自己鼓劲儿打气,正是因为岁数大了,没了这些雄心壮志,才会刻意提出来。


因此如果让曹操一直在北方发展自己的经济,不想着南下一统江山,那么曹操个人的雄心壮志就会逐渐萎缩。即使将来有了一统江山的机会,晚年的曹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为什么?老人家最忌讳的就是搬家和生活上的变化,因为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曹操岁数大了以后也是一样,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现状。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

他会觉得占据大北方似乎还不错,至少可以得以善终。至于一统江山的任务,就交给孩子们好了,结果他也是这么干的。可惜他那个儿子曹丕,完全没有一统江山的能力,这件事也就只能搁浅了。


理由二:你萎缩的时候,对手可没有萎缩。

刘备是比曹操要小几岁的,人生经历也比曹操要艰难得多。曹操一出生就是做主公的命,毕竟家大业大。可是刘备不行,他必须要各种投靠主公,逐渐积累自己的资金。

所以说刘备这个对手是很可怕的,他从二十来岁开始起家的时候,一直到六十多岁去世,从来没有懈怠过,一直都在努力。

为什么他的一生要过得这么苦?那是因为他一直有雄心壮志,他不会写什么诗词表达自己的心情,因为他没有那个闲工夫。

这种人你很难对付,除非毁灭了他,否则就不能停止他前进的步伐,这哥们整天想着的,就是恢复汉室,多占领一些地盘,可是你曹操这个时候却萎缩了,那不是让对手来收拾你吗?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刘备在汉中击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之地,关羽又在荆州发动北伐战争,如果孙权不偷袭关羽大后方,那曹操可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你不前进的时候,其实就等于是在倒退。

同样,看看孙权,人家是你曹操的晚辈,你儿子、孙子死的时候,人家孙权还没死。可见孙权跟曹操压根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你回家养老以后,孙权可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也是奋斗的最佳时期。你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可人家还没到来,这就是最现实的差距。为此孙权对晚年的曹操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所以曹操必须要趁着还没有完全老去的时候,尽快把这些厉害的对手收拾掉,就算收拾不掉,也必须要去尝试,因为过了这个黄金年龄,所有的理论分析就都不切实际了。


理由三:曹操自己的内部矛盾太多,必须要转移矛盾。

战争是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手段,比如某国要大选前期,总归是要搞点战争方面的事情,这样才能体现这位领导人在危急时刻的能力。

曹操也是一样,他在内部有太多的矛盾需要解决了。如果腾出功夫来专门解决这些矛盾,花费时间可就太多了,而且根本解决不完。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转移矛盾。不断发动战争,只有这样内部才能统一口径,一致对外,这才是上上之策。

让曹操在北方好好经营,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凉的问题,马超和韩遂在那边挺嘚瑟的,一时半会儿搞不定。其次就是要解决东汉余孽的问题,其实还是有不少官员是忠于汉朝的,比如说孔融、杨彪这些人,必须要好好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再者就是子嗣传承的问题。本来一致对外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尖锐,可以拖下去。可是不对外以后,把大位传给谁,肯定是最大的问题。曹丕曹植曹彰等人必然要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就是对手下人的安排问题,那些战功卓著的大将,十多年内可没什么用处了,是杀掉还是赶下台?曹操必须要解决,否则容易引起兵变。


总结:贾诩这主意其实是意。

在我看来,贾诩不让曹操趁着年轻南下,绝对是天下第一馊主意。结果曹操赤壁之战战败了,所以大家都说贾诩厉害。

其实如果赤壁之战胜了,贾诩岂不是要遗臭万年了?因为他阻碍了曹操的一统大业。而且贾诩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让曹操南下,毕竟他也不知道战争胜负到底如何。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发布人:7d0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