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害死过曹操的儿子曹昂,所以他在曹营非常低调,从来不敢轻易举手发言。因为只有暴露的越少,才越安全。哪天曹老板想起了曹昂,再看到贾诩在那儿嘚瑟,肯定会下杀手的。因此贾诩一般不发言,可贾诩发言的时候,绝对是很关键的时候。
比如说赤壁之战之前,曹老板已经一统大北方了。除了西凉没有收复,中原地区都在他手里掌控着。因此曹老板不辞劳苦,打算南下灭了孙权和刘备,一统江山。
这个时候贾诩突然就举手发言了:老大你别嫌我话多,你现在手里这么多田地,这么多人口,经济又这么发达,好好经营下去,孙权和刘备不战而降的几率是很高的。
但是曹操却不答应,为什么?因为曹操等不了。换我我也不可能答应,手握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正是开国建功的好时候,凭什么要回家养老?等着让儿子捡漏?这是不可能的。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三国志》
因此从曹老板的角度来说,那必须要南下一统天下。就算后来的结果是战败了,当初他的雄心壮志也不允许他后退。至于贾诩的建议,一个杀了自己儿子的人,能有什么好主意?曹老板理都不理。如果曹操听了贾诩的话,依旧无法一统江山。
理由一:曹操的雄心壮志,伴随着年龄在萎缩。
曹操最鼎盛的时期,其实就在赤壁之战之前,那时候他是真的厉害,占兖州,灭徐州,平定袁绍,剿灭袁术,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可是从赤壁之战以后,他的事业就戛然而止了,当然也平定了西凉,打通了河西走廊,可是这跟之前的战绩完全不好比。
再往后打输了汉中之战后,曹操就彻底歇菜了,此后的曹操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一心就想着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敢南下招惹孙权或者刘备。
在关羽北伐的时候,曹操吓得差点要迁都,可见年纪大了以后,曹操就没有足够的雄心壮志了。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表现什么,晚年的曹操来了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实是在给自己鼓劲儿打气,正是因为岁数大了,没了这些雄心壮志,才会刻意提出来。
因此如果让曹操一直在北方发展自己的经济,不想着南下一统江山,那么曹操个人的雄心壮志就会逐渐萎缩。即使将来有了一统江山的机会,晚年的曹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为什么?老人家最忌讳的就是搬家和生活上的变化,因为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曹操岁数大了以后也是一样,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现状。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
他会觉得占据大北方似乎还不错,至少可以得以善终。至于一统江山的任务,就交给孩子们好了,结果他也是这么干的。可惜他那个儿子曹丕,完全没有一统江山的能力,这件事也就只能搁浅了。
理由二:你萎缩的时候,对手可没有萎缩。
刘备是比曹操要小几岁的,人生经历也比曹操要艰难得多。曹操一出生就是做主公的命,毕竟家大业大。可是刘备不行,他必须要各种投靠主公,逐渐积累自己的资金。
所以说刘备这个对手是很可怕的,他从二十来岁开始起家的时候,一直到六十多岁去世,从来没有懈怠过,一直都在努力。
为什么他的一生要过得这么苦?那是因为他一直有雄心壮志,他不会写什么诗词表达自己的心情,因为他没有那个闲工夫。
这种人你很难对付,除非毁灭了他,否则就不能停止他前进的步伐,这哥们整天想着的,就是恢复汉室,多占领一些地盘,可是你曹操这个时候却萎缩了,那不是让对手来收拾你吗?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刘备在汉中击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之地,关羽又在荆州发动北伐战争,如果孙权不偷袭关羽大后方,那曹操可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你不前进的时候,其实就等于是在倒退。
同样,看看孙权,人家是你曹操的晚辈,你儿子、孙子死的时候,人家孙权还没死。可见孙权跟曹操压根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你回家养老以后,孙权可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也是奋斗的最佳时期。你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可人家还没到来,这就是最现实的差距。为此孙权对晚年的曹操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所以曹操必须要趁着还没有完全老去的时候,尽快把这些厉害的对手收拾掉,就算收拾不掉,也必须要去尝试,因为过了这个黄金年龄,所有的理论分析就都不切实际了。
理由三:曹操自己的内部矛盾太多,必须要转移矛盾。
战争是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手段,比如某国要大选前期,总归是要搞点战争方面的事情,这样才能体现这位领导人在危急时刻的能力。
曹操也是一样,他在内部有太多的矛盾需要解决了。如果腾出功夫来专门解决这些矛盾,花费时间可就太多了,而且根本解决不完。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转移矛盾。不断发动战争,只有这样内部才能统一口径,一致对外,这才是上上之策。
让曹操在北方好好经营,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凉的问题,马超和韩遂在那边挺嘚瑟的,一时半会儿搞不定。其次就是要解决东汉余孽的问题,其实还是有不少官员是忠于汉朝的,比如说孔融、杨彪这些人,必须要好好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再者就是子嗣传承的问题。本来一致对外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尖锐,可以拖下去。可是不对外以后,把大位传给谁,肯定是最大的问题。曹丕曹植曹彰等人必然要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就是对手下人的安排问题,那些战功卓著的大将,十多年内可没什么用处了,是杀掉还是赶下台?曹操必须要解决,否则容易引起兵变。
总结:贾诩这主意其实是意。
在我看来,贾诩不让曹操趁着年轻南下,绝对是天下第一馊主意。结果曹操赤壁之战战败了,所以大家都说贾诩厉害。
其实如果赤壁之战胜了,贾诩岂不是要遗臭万年了?因为他阻碍了曹操的一统大业。而且贾诩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让曹操南下,毕竟他也不知道战争胜负到底如何。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