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雨果(法)]
文章分类|历史奇闻
文章字数|1941字,阅读约4分钟
《后汉书·循礼传》记载,东汉和帝年间,童辉调任布岐县令,曾在县衙大堂公开审理过一桩特殊案件。审判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两只老虎。当日,县政府门前人山人海,百姓议论纷纷。他们争相参加通县长的“审虎”。
“审老虎”本来是无稽之谈,但奇怪的是,在审讯童辉的过程中,老虎连连点头认罪。这是怎么回事?他真的能“驯养动物”吗?
童惠是东汉琅琊郡古牧人,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童中玉是一位清廉有爱的小吏。在遭受天灾蹂躏的歉收之年,他把家里所有的钱粮都捐出来帮助灾民,在民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童辉很早就进入官府,做了小吏。东汉以后,名臣司徒杨慈赏识他,将他纳为麾下。杨慈后来被罢免,免职。童辉总是为他奔走,为他据理力争,从不抛弃他。
后来,杨慈为他解除了冤屈。官复原职后,童辉选择了独自离开。
杨慈欣赏他的高尚人格,再次将他招入朝廷,不给他县令。
通惠到任后,勤于施政,奖惩有序,对县衙官员进行了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凡是犯错的官员和人,轻则诫勉谈话,重则依法惩处。对于遵纪守法,履职尽责的官员,童辉奖励物资,破格使用。
此时,整个胶东大邑流民。由于县城治安不好,百姓安居乐业,许多难民前来看风。短时间内就搬进了2万多户居民。
童辉体恤民情,没有肆意驱逐这些难民。但都接受了,由县政府派出官员,把所有流民组织起来,安置在一些蛮荒之地荒原上。这样,既保证了难民的生活,又增加了县内的耕地面积。
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解决了流民问题,但却让县衙中的胥吏吃了苦头。他们不得不陪着难民拓荒耕种。生活环境一下子变得差了很多,生活质量大受影响。这让他们感到不满,渴望童辉早点离开。
一天,在布齐县最大的难民安置点--南山屯,发生了一件事。一户人家的男丁上山种地时,死在了南山的虎口,留下了孤独的老母亲。
以此为由,驻在此地的官员要求童辉取消难民点,让他们尽快回到县衙工作,远离排鸟之地。但童辉深知屯兵固民的重要性。这个缺口一旦打开,各地都将效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断然拒绝了驻军官员的要求。
南山驻军官员不服,鼓动失去儿子的老妇人找个大孩子替她做主。为了敲诈童辉,希望给他施加足够的压力。
于是,老妇人痛哭流涕地来到县政府,找到了孩子县长。聪明的童慧一眼就看穿了,这是驻村官员的小心思。遂命遣县府将南山屯的捕猎者全部逮捕,并依律惩处。
经过一天一夜的围捕,我们真的抓到了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连夜被运到县政府,被孩子县长关进监狱的特制笼子里。
为了达到目的,这里的驻军官员事先嘱咐老妇人,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县长把儿子还给他,千万不要让县主草率斩虎。
次日,县政府贴出告示,对老虎进行公审,并欢迎民众旁听。人们觉得很新奇。怎么能审问一只邪恶的老虎呢?在老少咸宜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吧。
一天下来,县政府已经座无虚席。只见通县令坐在庭上,对着惊木突照,一声令下:抓凶手!
当时,酋长抬上了装有老虎的笼子。
童辉又拍了打草木,训诫道:“万物生,唯人贵。虎狼当食六畜,残暴于人。君杀人必死,伤人必讲法。杀人必低头认罪。知其不义者,当称不义。”
只见两只老虎,一只低头闭眼,频频点头,似认罪;另一只老虎眼睛又圆又大,对着人群又蹦又叫,仿佛昂首挺胸鸣不平,为自己辩解。
众人惊叹,认为孩子大人真神奇。老虎们都被逼得听命于他,乖乖认罪。围观群众正纳闷,只见孩子大人拍着三本地名录,宣布法院审判结果。
“酋长在哪里?认罪的老虎将被推出衙门当众斩首,另一只将被放入山林。”
目瞪口呆的老妇人瞬间想起了驻军官员的指示,立刻大叫一声,上前制止:“我儿子死在虎口了,这只老虎的肉就是我儿子的肉,我怎么能斩杀它呢?既然童大人能驯服老虎,不如让它化身我儿子,为我养老而死!”
童辉知道老妇人是受官吏怂恿,故意为难自己。她心里暗暗发火。
县衙外的人跟着起哄,高声喊道:“请县老爷帮忙。”
他们在等子慧如何对付老妇人。只见童辉沉思片刻,拍打惊悚。他改判说:“既然原告为你求情,现在这位官员改判你从此做原告的儿子,一辈子拜原告。等老太婆百年归山后,你就可以逃脱了。”
说来也怪,只见老虎一直点头叫喊,好像一再答应。
从那以后,老妇人的家门口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野生动物,足够老妇人享受,直到一年后去世。
从此,布齐县人民对通县令赞誉有加,对通县令的才干十分钦佩。
执政七年后,童辉回到北京上任。皇帝接见并称赞他“使兽事王华,实为朝廷栋梁”。
童辉笑着回答说:“我不敢骗你。两只老虎中,我派人在其中一只喉咙里刺了一根鱼刺,逼它咽下去,不断点头。至于老妇门前的野物,其实是大臣打猎后,派酋长事先安置猎物的。”
童辉一生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他死后,百姓为纪念他建了一座寺庙“通公祠”,世世代代供奉他的香火。
(参考资料:《后汉书》等)
这里是《Cindy的聪聪不乖》,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