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敬老院有数十年历史。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长者。
夕栖大良·温暖相伴专题
一座城市对待长者的态度,彰显了这个城市文明的程度。而让长者“老有所养、心有所依”,是衡量一座城市老年友好程度的标尺。顺德大良,一座制造业名城的中心城区,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美食丰盛,正成为大湾区品质城市“示范”。如今,大良还探索多元养老模式,为长者提供一个舒适而有品质的“夕栖”氛围,打造大湾区“择一城终老”的首选地。在大良,养老机构的服务日益完善、“善医助老”探路医养结合、探索社区养老有成效……重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入顺德大良,走访这里的养老探索,观察养老事业建设的“大良模式”。
文、图/黄子宁、王名润
暖心:“一站式”养老 “口碑养老院”在身边
“给我的信和贺卡,我都收到了,谢谢你的爱心。”在大良颐年苑,今年99岁的欧阳阿婆仍精神矍铄,她亲笔向为自己送上祝福的学生们回信表示感谢。
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采取严格管理,为减少感染风险,长者们也都减少了外出。为了帮助长者缓解寂寞情绪,大良颐年苑开展了各类活动,包括动员学校学生发起“给长者送祝福”活动,为长者平日生活增一抹新色。
不仅是暖心的服务,大良的养老机构环境优美、服务细致,成了顺德乃至周边地区长者口中的“口碑养老院”。
在具有30年历史的凤城敬老院中,数百名长者正过着惬意、舒适的养老生活。“敬老院有210个床位,除疫情防控需要空出做隔离备用的床位,其他的都已经住满了。”该敬老院负责人吴增师告诉记者,敬老院床位紧俏,除户籍老人,一些其他镇街乃至区外的老人也预约入住。
“我们争取为长者提供一个‘幸福家园’环境。”凤城敬老院负责人吴增师说,针对不同需求的长者,机构的护理团队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针对失智、失能老人,我们都有相应不同的看护方案,护工会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长者,长者可以实现‘一站式’养老。”吴增师介绍道。
为了让长者安心在机构中“老有所养”,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养老机构硬件不断升级。
如凤城敬老院升级改造用电系统,让长者轻松叹空调。而大良颐年苑也增加了消防喷淋系统,实现养老院的“消防联动一体化”,养老环境更安全。
不仅是硬件升级,养老机构的“软件”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如在大良颐年苑,近年来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并引入第三方社工团队,根植养老院发展志愿者服务。在顺德唯一一家注册的村办敬老院大门敬老院,这里优化了村居养老的服务体系,还定期开展精神和心理慰藉服务,守护长者的心理健康。
贴心:探索社区养老 品质大良有“大门模式”
在大良,除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也成为一种新形式、新补充。
在大门社区,顺心社工服务中心“众善乐融”项目被当地长者所接受。据悉,这一项目探路社区养老,长者在“家门口”就能安养晚年。而经过了5年的发展,社区养老的“大门模式”成为大良多元养老的“标杆”。
作为顺德的“东大门”,大良五沙与广州仅一桥之隔。2年多前,该社区也引入了顺心社工服务中心“众善乐融”项目,探路社区养老。该项目的主管何惠坚说,“过去,五沙偏居大良一隅,居民对大良没有归属感。”在“众善乐融”项目落地时,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增进居民,尤其是长者对五沙、大良的认同感。
“眼睛看,心体验。”何惠坚说,彼时,众善乐融项目已经在大良街道六个村居落地,“我们组织长者们到这六个项目基地去看、去感受,了解项目的运作。”此外,顺心社工还组织五沙长者到顺峰山公园等顺德的地标性建筑参观,感受顺德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经过考察发现,长者们发现自己社区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何惠坚表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老人们愿意走出家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心社工在南江社区“众善乐融”项目团队还探索了新的长者社交模式,用“味道”来交流。社工朱志萍称,在团队的集思广益之下,“大厨到家”项目“出炉”了。
据悉,顺心社工从精准长者服务的角度出发,从社区长者中物色厨艺能手,将家里变成厨艺展示的舞台,邀请三五邻里一同交流切磋,分享厨艺之道。“现在,‘大厨到家’已经做到了第七期,覆盖整个社区,居民从曾经的不理解到接受再到期待每周一次的活动,这样的转变,既提升了长者的技能,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朱志萍说。
舒心:探路“医养结合” 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养”,不仅是让长者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且要让长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让“养”变得更安心。
探路“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大良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去年9月,大良开展“善医助老”长者健康慈善服务项目,携手大良慈善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大良凤城敬老院、大良颐年苑合作开展“医疗+”养老服务“落地”。
在大良颐年苑,长者田阿婆是一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偏瘫步态、运动控制能力差。在“善医助老”项目的支持下,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球站家医团队的细心医治,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后,偏瘫步态改善明显,运动控制能力精确,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善医助老”项目还探索上门医疗巡诊服务,将养老服务真正送到“家门口”。
“现在,每周一到周六,都有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护士们来养老院坐诊,老人们有问题都可以咨询。”凤城敬老院负责人吴增师称,依托“善医助老”项目,社区医疗资源得以下沉养老机构,有效解决了养老机构老人患病多次往返医院、养老院的问题。“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上门降低了老人被感染的风险。”吴增师说。
那么家庭医生都为长者提供哪些服务?据介绍,家庭医生团队为老人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还参照医院住院部的诊疗模式,为有需要的长者巡诊查房并建立健康档案。
关注:多元养老品质 大良为顺德提供“样本”
据大良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提供数据显示,当前,作为顺德中心城区,大良街道户籍总人口约28.3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长者约4.5万人,占总人口的16%。此外,大良户籍80岁以上的长者有6200人。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大良街道每年投入1800万元用于辖区内的养老服务工作。另外,通过多年探索,大良探索出了养老事业的“新路”,如社区养老的“大门模式”、大良爱心厨房等,都为顺德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
如今,大良除了传统的机构养老模式,还构建起了以社区养老为依托、医养结合为延伸的养老服务体系。未来,大良还将在居家养老上“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养老资源紧缺的问题的同时,也让长者在家就能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
让长者“老有所养”,城市方显温度。当前,大良养老机构服务更加凸显人性化,除了关心长者的身体,还聚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落实各项心理保健举措,通过活动、咨询等形式围绕长者心理需求提供贴心服务。
【来源:广州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