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很多农民在家里种地已经很难维持家庭生活了,最近不仅粮食价格不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均耕地也减少了,比如我们村,20年前一家承包了将近5亩的耕地,现在很多4口之家承包的土地不足2亩,对于传统农业来说,丰产不仅是粮食价格,天气状况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果打倒春冷的话,会对收获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人均承包耕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在我们的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增加,很多家庭也在几年的打工奋斗中,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
但是,人都会老,一些年长的村民更加的感觉在外面打工不容易,很多已经回不了家乡,尤其是那些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近年来,农村关于养老的话题阶层提出,其中有所谓的“表面养老”的怪象,在外人眼里,子女虽然各孝敬父母,但对老人来说生活的很沉闷!这个和城市的老人相比,差距还很大,城市的老人退休后可以安享晚年,每月的收入是自己生活所必需的,在农村只能依靠孩子,如果伤了孩子的心情,就试着改变脸色,很多情况下还是钱的问题,因此,对于“表面养老”的怪象,为了自己的“老年程度依依”,老人们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我建议增加老人养老金
农村正在实施新农保的养老政策,这个根据自己的意愿等级不同,但是,和城市里的老人的退休金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城市的老人退休后,什么也不做,过着休闲生活,每个月的退休金自己不能用,有时也会给孩子补助金,这个也促进了和孩子的关系,在农村,老年人老了以后,低贱的养老金就不能适应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向孩子要钱,因此,有些老人可以增加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吗?
第二、农村老人护理基金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农村的老人在养老方面会变得更加困难,有时会出现这种“表面养老”的问题,现在社会经济很繁荣,在城市设立“农村老人护理基金”,可以向农村报恩吗?
第三、继续推进风俗习惯的转移,加强“孝道”的品行宣传
在此期间,国家对“孝道式微”进行了指名批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迫,面对肩上的压力,中年人往往忽视父母去面对养老问题,因此,风俗习惯不断改变。老农建议在农村开展“孝心”评比,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对村级出现“表面养老”,“孝道式微”陋习,进行批判,进而加强村民的道德文化建设,增强“及时行孝”的观念,让老人不再为自己老了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