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还没结束,便准时收到了房东的房租信息。肉疼地从不多的存款里付了10月的房租,转头便跟好友许愿,“要是有人愿意养我多好啊,我生活成本这么低”
好友一针见血戳破我的美好愿望,“估计还是去找份工作比较现实点”
“唉,好羡慕你同事老公”
01 1号“软饭男”
这个被我羡慕的未曾谋面的男同志是我朋友同事的老公,目前的职业为“软饭男”,是我很羡慕的职业了。
该男同志不上班已经有六年多时间了。开始时在家打游戏看视频,后来也会自己搬运点国外视频上传,严格来说是有点收入的。只不过该男同志对赚钱没什么兴趣,对这个自媒体账号也没特别进行运营,顶峰的时候一个月收入也没有一千块,大概够自己吃雪糕的那种状态吧。
按理说既然是被老婆养着,那准备两人的一日三餐不算过分吧。他不,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软饭男”,不用做家务,两口子一日三餐靠外卖,要是老婆不给洗点水果端到面前来,他能一年不吃水果。
说完男同志来说下女同志。结婚之前女方的唯一条件就是男方要买房,男方自己没钱啊,由男方父母全款买了套房。两口子没房贷,加上女方月均7K的收入,生活倒不怎么拮据。对于她老公不上班这回事,她看得特开,觉着不是什么大问题。女方本人也无社交,出了公司跟同事“六亲不认”,放假就两口子宅家里。
这事我是去年从朋友那听说的,刚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也跟朋友一样过于震惊。朋友震惊的是这同事脑袋秀逗了吧,我震惊的则是为什么部分男的总那么有魅力,总有人心甘情愿给养着,好羡慕。今年好友再跟我提了回,说自己还是不能理解同事的做法,我则像参透人生一般,跟她说道。
“不是我们自己跟男方一起生活,详情未知,但想来她老公肯定在某些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比如情商比如说心理寄托等都有可能,不理解但尊重”
好友回说肯定是尊重的,只是觉得这个同事实在太强大了。不过别看我今年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的,其实在我毕业后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识到“软饭男”时候,对男方我是极度鄙视、对女方我是极其怒其不争的。
02 2号“软饭男”
2号便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见识到的“软饭男”了,暂且以2号称呼吧。1号是被老婆和爸妈养着的,2号则是被当时的女朋友养着的。
女朋友业务能力挺强,月入1W+。刚开始时候2号并没吃软饭,不过两个月后,2号失业了。女朋友见2号失业了,主动提出同居以减少房租,再者两人还可多见面。于是,顺理成章的,2号“被同居”了。
同居伊始,2号还是有在找工作的。过了段时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人堕落了,可能是觉着有人养着不用出去上班可太爽了,也可能是女朋友那句“没关系,我养你”出了错。总之,2号成了“软饭男”。
2号每天负责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打游戏,家务不做,门不怎么出,吃饭问题由女朋友叫外卖解决。我曾问过女朋友不觉得累吗,女朋友说加班回家看到他在家感觉还挺温馨的,反正钱也够花。
这么过了大半年吧,女朋友开始偶尔跟我吐槽了。
“他买了一双一千多的运动鞋”
“他一下刷了大几千报了个什么课程,但我又没见他上课”
“天,他刷了一万多买了台游戏本”
……
这么听着女朋友抱怨了大半年。开始时我还会建议她“踹了这个男人吧,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就被他这么花了,你不心疼吗?”
说了几次发现女朋友还有点乐在其中,我便不再开口了,并主动减少了联系。16年年末,许久不联系的女朋友突然跟我发消息,“我信用卡欠债十几万了,好累”
问她是不是还没分,得到确定的答案后我选择了闭紧嘴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没那能耐拆了这对鸳鸯。又过一年,突然听说她大婚的消息,将屏蔽了好多年的朋友圈打开,大婚对象确实不是2号,心里正感慨终于跳出这个大坑了,翻着她过往朋友圈的我突然停在了一条朋友圈上——原来2号劈腿了。
是的,养了两年多的“软饭男”,他竟然劈腿了。虽然有点不可置信,但私心我还是为这个女朋友感到高兴的,管它主动还是被动的,起码从坑里爬出来了。
03
印象挺深刻的“软饭男”就是这两位了,不过我对1号和2号的看法差距还是蛮大的。两位的共同点很简单,就是在家“吃软饭”,且不做家务。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同的地方,才导致我对两人看法相差甚远。
1号虽然“吃软饭”,但好歹出了套房子(虽然房子是父母买的,房产证也是父母的名字),让女方的压力不至于过大。二来虽然他收入少,但好歹有些收入;虽然热衷游戏,但对比2号来说,好歹也尝试将这种兴趣改造成收入来源(虽然没能成功)。最后就是1号的消费观念,除去吃饭基本没其他开销,很少出门衣服也不用买,也不会乱刷信用卡,算得上是一个低成本的“软饭男”了。
2号则不同了。一是房子问题,别说买房了,2号住的是女朋友租的房子。二来2号完全没想过创收(两人学历水平差挺多,之前2号上班也只有女方三分之一的工资),但在家可谓是大吃大喝,吃穿用度都奔着大牌,毕竟刷的不是自己的卡,想来也不会心疼。第三个是重要的,打游戏就打游戏吧,可2号打着打着就跟游戏里的小姐姐谈起了恋爱,顺带劈了个腿。说真的,直到现在我都认为2号是专业的恶臭“软饭男”。
再说养着他们的这两位女性,格局也有些不同。1号家的女主人公确实心理强大且会为两人的将来考虑。第一是主动要了全款的房子(男方父母有退休金,无需负担养老);二来自身做好了老公不上班的心理准备;三则是两人一致同意不生孩子。也就是说,如两方老人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他们自己不被割韭菜的话,财务上面基本不用担心。虽不能大富大贵,但靠一人的收入负责两人的基本生活还是没问题的,甚至还能存到点钱(两人基本与社交绝缘)。
2号家的女主人公比起她来除去工资要高其他方面都逊色不少。一是主动提出同居,房租自己负担;二是没保管好自己的信用卡,直接把卡给男方了;三是在意识到自己承受不住的时候,还时常被沉没成本所骗,动不动就来句“我之前付出那么多,放弃也太可惜了”。醒醒吧小姐姐,负债累累但自己的工资基本没享受到,有什么好可惜的啊。
其实我还是羡慕的,毕竟有人养着嘛。不过提醒下要养人的各位哥哥姐姐,眼睛擦亮点,都要花钱了,这体验感肯定要好啊,别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人财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