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榜单#判断:企业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养老金未来不会每年都上涨!
2020-10-01 19:49  浏览:57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时至今日,我国养老金已经16连涨。

在很多人心里,每年养老金的上涨已成为必然。

但是,笔者不这么认为。

笔者认为:养老金每年均上涨不符合客观规律,也不利于社会分配的宏观调控,特别是遇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形势更加复杂,未来必然会对照某些参考指标,决定当年养老是否上涨!


换言之,近几年内,每年继续上涨养老金的概率不大,如同油价调价机制一样,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才是明智之选!

对于参考指标,笔者提出以下四个猜想,欢迎打脸!

第一个猜想:未来养老金调整的参考指标必然与物价相关!

收入和消费息息相关,养老金本质上就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老年生活,而物价是决定生活水平的核心因素。

因此,为了确保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有保障,在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需要调高养老金,这是刚性需求,是不得不满足的。

笔者判断:如果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物价必然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例如,当年物价上涨3%,养老金就平均上调3%或者其他幅度。当然了,在物价没有变动时,可以不调整养老金。另外,如果物价下跌,从人性角度,养老金下调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二个猜想:未来养老金调整的参考指标可能会与社会平均工资有关!

除了物价之外,对养老金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就是在职人员工资水平,如果在职人员工资一直上涨,而退休人员工资不上涨,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社会平均工资上涨的一定幅度时,养老金也必然会调高。当然了,这个容忍度会更高一些。例如,社会平均工资上涨3%,其实老年人是不太有什么感觉的。但是,如果社会平均工资上涨6%甚至10%时,养老金如果不调高,老年上就会有明显的受歧视的感觉。

笔者判断:如果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除了物价外,最有可能的参考指标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第三个猜想: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不会打破!

很多工资比较低、养老金比较低的人都喜欢表达一种观点:养老金不应该有高有低,应该是差不多的。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养老金应当主要与工作年限有关。

从养老金的基本性质看,或者从养老金的激励作用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仍然是未来的主要原则。也就是说,每个月缴费多,缴费时间更长,退休金就应当更高,否则,养老金一旦丧失这一原则的激励,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多缴费,也不会有人愿意长缴费,绝大多数人会按照最低标准、最低缴费年限缴费。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必然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如果继续按比较高的标准发放养老金,则养老金很快会破产;二是如果全都以最低标准发放,则养老金的保障作用明显降低。

笔者判断:平均主义是民粹主义的核心思想,实质上就是懒人主义、大锅饭,历史证明不利于社会发展。笔者相信,在党的伟大领导下,民粹主义绝不会得逞,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仍会是未来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四个猜想: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上不会有差别,但两大群体的收入差距只会缩小,不会消失。

事实上,在2014年建立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后,制度上的双轨制已经没有了。但根据近几年的情况看,待遇差仍然存在。

然而,当前的待遇差已并非来自于制度,而是由于更本质的原因——缴费造成的。有的企业不愿缴纳养老保险,大量企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绝大多数企业不愿建立企业年金。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影响,企业养老金实质上与机关事业养老金仍然存在较大待遇差距。笔者相信,未来会改善,但企业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100%按规定缴纳养老金,更不会100%建立企业年金。因此,两类群体的待遇差将长期存在!

同时,二次分配强调公平,国家会尽可能从制度上(例如上调养老金的比例)等方面缩小差距,事实上就是劫富济贫、

笔者判断:未来养老金调整机制建立后,如果物价、工资等指标达到了调高养老金的标准,机关事业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大概率会小于企业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以缩小差距。但是,由于许多客观限制,该差距不会完全消失。

不知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本文由明白纸原创,如您喜欢,请点击上方关注!


发布人:a99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