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风哥热评-党群联动帮扶长者 广州多举措打好社区关爱“组合拳”
2020-10-02 01:50  浏览:178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央广网广州10月1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通讯员廖培金 彭凯健)为让广大老年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广州社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在养老服务中的专业优势和兜底保障作用,不断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据统计,仅在今年6月至7月这两个月期间,全市近201个社工站便跟踪服务在册留守老年人逾7000人次,独居孤寡老人5.5万人次,利用“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为困境孤寡长者、患病长者提供上门送药、送口罩、送菜等紧急求援255次,服务325人次,广州社工的“软实力”服务已然成为长者安心幸福晚年的“硬支撑”。

 织密兜底保障“安全网”

近期,广州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社工服务的方案》后,全市社工站根据相关要求,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持续深化“社工+”战略,健全“社工+慈善+志愿服务”融合工作机制,根据包括留守老年人、独居孤寡老人在内的特殊困难长者花名册逐人逐户上门探访,为近2000名留守老年人、超过2.6万独居孤寡老人建立“一人一档”服务档案,“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分级分类定期跟进,特别是对于身体、住房、经济等方面面临即时性重大困难的特殊困难长者,社工将发挥资源平台作用联动多方密切跟进,直至其解除危机为止,确保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密、织得牢、兜得稳。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者的日常生活照料逐渐吃力,失能特困长者的照料难题更为突出。中新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经上级部门同意,从2020年6月起正式为辖内特困长者提供上门生活照料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这群特殊对象,社工还专门组织开展了特困人员照料助老员会议,和助老员们讲解特困对象上门生活照料和过往居家上门生活照料服务的区别。如今,这个特困人员照料助老员团队已有17名之多,在社工的带领下,他们已然成为特困长者的兜底服务网中的重要部分。

打好社区关爱“组合拳”搭建志愿服务“连心桥”

为深入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党委和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组织开展“红棉守护,文明共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8月31日,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党委、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向全市社工行业发出开展“红棉守护,文明共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书。倡议广大社工结合市社工行业一年一度的“敬老爱老”主题服务月,持续用好“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搭建线上志愿服务关爱平台,紧贴社区服务和群众需求,扎实做好面向社区特殊困境长者的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和支持街(镇)公共服务,主动围绕社区长者健能和市民传能展能需求,开展社区文明共建赋能行动。

志愿倾心陪伴,共造照顾者的港湾

为缓解疫情下困境长者出门就餐的压力,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珠江街社工服务站联合珠江街大社区和侨务党支部、金太阳公益服务社携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为辖内40名60岁以上困境长者和3名14岁以下困境儿童送上由广益联募平台募捐及企业自愿捐赠的爱心餐品。

此次爱心待餐公益服务项目是以爱心待餐券形式,将企业捐赠的餐品发放到广州市内60岁以上空巢长者,特别是孤寡长者手上,服务对象可自行凭“爱心待餐券”到门店领取爱心餐。此外,在派送爱心餐品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还会结合爱心待餐服务,开展社区空巢长者入户探访、情绪支援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服务对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当前,广州社工正充分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和资源动员优势,调动社区内外力量,多方面、全方位提供多元性、差异化养老服务,努力实现“大社区”对“小家庭”的有效支持。


发布人:97c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