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妈妈的好朋友李阿姨,以前为了生活更好一点,年轻的时候就和老公开了个面馆一直到现在孩子经营。今年两夫妻都快50岁了,经营了这么多年的面馆,见的人自然是多。前两天就听说李阿姨的面馆来了一对母子,孩子大概10岁,两个人坐下来就点了一碗面。过了一会面上桌之后,妈妈去给孩子取碗筷,可是还没吃几口,孩子就开始自顾自地玩自己的,还把汤和面洒在桌子上。
妈妈看见了很生气,说了句:“如果你不想吃了,那就给妈妈吃了。”孩子却说自己还没吃饱,于是就不管孩子了,拿着手机在座位上玩自己的了。孩子一直在玩,还把桌上的小菜也倒进碗里,妈妈看孩子玩够了就拿起孩子剩下的面条吃了起来。儿子没得玩了,有点无聊就着急想走,就在旁边一直催妈妈赶紧吃。这碗被孩子玩坏的面条,妈妈居然还把它吃完了。
等到这对母子走后,李阿姨就跟老公说:“你看这妈妈这么迁就孩子,以后老了准是进养老院的命运。”
给孩子爱不代表溺爱,《正面管教》中对于溺爱的看法是这样的
很多父母控制不好爱的尺度,就会造成溺爱。而这种过度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父母怎么做才能避免溺爱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1、父母以身作则
《正面管教》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做的每件事的行为和态度,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三观。想要孩子孝顺,自己首先要做到对家里长辈尊重和孝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起其他被父母溺爱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会变得更感恩和孝顺。
2、学会征求孩子意见
在一些经济条件并不是很优越的家庭,父母从小生活艰苦,于是就希望自己以后的孩子能够有富足的生活。这样的父母一般会把自己认为好的都给孩子,不问孩子意见,反而会让孩子被这种爱窒息到,与父母关系变得紧张。
《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小窍门,家长在做每个决定前都要学会去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自己溺爱孩子,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3、告诉孩子爱都是互相的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孩子把父母给自己的都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不知感恩。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给你的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别人爱你对你好,你也要回报他人相同的爱。这样孩子能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身边的任何事。
现在教育方式层出不穷,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顺从孩子的需求,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溺爱。孩子从没经历过磨难,无法形成坚毅的性格,以后遇到困难就会习惯性逃避,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正面管教》这本书已经在商城上架了,为了给各位家长更多的启发,官方编写了一套专门给家长看的育儿工具书,有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