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50年中国老人将达5亿?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养老金如何规划
2020-10-03 16:03  浏览:356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最近在某视频平台看到了一个非常暖人的小视频,一位107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参加一场婚礼的时候,随了一块钱的礼,还特别给自己84岁的女儿带了一块喜糖,当这位百岁妈妈把喜糖递给自己的女儿的时候,84岁的老人也笑得像个孩子一样,不禁感叹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个孩子,如果在自己70、80岁的时候,父母还能给自己递上一块糖,是多么甜蜜的事儿。


其实,这并不是不能实现,因为在中国长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建国以来,我们一共进行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普查结果上看,我国的人均寿命正在上升,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人均寿命只有35岁,但是到了2000年却已经达到了71.4岁。


在2017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我们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了76.7岁,由此可见我国每一年人均寿命都在增加。


另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79周岁,人民更长寿;人均年龄增长3岁。其实在未来人民长寿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原因也很简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也随之进步,在未来百岁老人并不是梦了。


但越来越长寿就一定是有福气的吗,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在现实中我们却能得到答案,如果我们回顾上世纪每个家庭的成员结构我们会很明显地发现,过去的家庭成员结构是“248家庭结构”,但当代家庭的成员结构却变成了“421家庭结构”,而未来随着老人越来越长寿,家庭结构还可能会变成“128421家庭机构”。


试想一下,两个年轻人成为了一上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要负责支撑12位老人和1个孩子,未来可能拄着拐棍、推着轮椅的老人会遍布大街小巷。所以回到刚刚我们提到的问题,活得越久也就意味着消费花钱的时间越长,长寿对有钱的人来讲也许是福气,但对没钱的人来讲会不会是负担呢?


事实上,之所以造成现如今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当前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政策的导向之下,国内家庭成员结构逐渐演变成“421”结构,当代80、90后正是计划生育执行以来的第一代人。这就导致了我国年轻人越来越少,而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们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比例已经达到17%,有关机构曾做出预测,到2050年我们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比达34.1%,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到2050年每3个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届时,老龄化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个高峰,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高原。


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就是关于我国的养老金现状,早在今年4月公布今年的养老金政策将上涨5%,这也是养老金连续16年连涨,但在全国各省市的养老金调剂上不难看出,今年仅有7个省市养老金有盈余,3个省市持平,22个省市出现亏空需要国家调配。


据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2028年养老金当期结余将首次出现负数,而且赤字会不断扩大,到2050年缺口可能达到-11.28万亿。所以,当前我国的社保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交社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是领社保的人却越来越多,正所谓“僧多粥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未来的养老问题,当我们垂垂老矣,我们养老应该依靠谁呢?


近些年来,随着养老问题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自身的养老问题,过去的很多传统养老观念也正在发现改变,比如过去的“国家来养老”、“养儿防老”这些观念已经适应不了当下的养老趋势,未来养老还是靠自己才是最现实的。


养老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关于钱的问题,当自己的养老金储备的和自己的生命等长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不拖累自己的孩子。


但是,当前养老的成本也许许多人并没有计算过,我们就举了最简单的例子,只计算吃饭的费用,假设65岁退休,活到85岁,那么至少需要准备20年的养老金。在不考虑通胀、医疗护理,仅计算一日三餐在家自理的话,每餐20元*每天3顿*365天*20年*2人,老两口合计吃饭的费用是876000元,而且这其中并没有包含年节庆典、聚餐请客等。如果计算上穿、住、行、用等费用,这个数字还要更多。


有人会觉得我将来还有社保呢不怕。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在职的时候月薪上万,但退休后社保养老金每月只领到几千元,这就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养老金替代率正在不断降低,截至到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大约只有42%左右,造成是一现状的原因也很简单,以前交社保的人多,领的人少,现在却正好相反,交的人越来越少,领的人却越来越多。


养老金替代率将直接影响养老幸福指数,单一的养老金储备已不能满足品质养老生活,在这里我们要清楚当前我国的品质养老生活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基本的社保、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在《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深度调查分析报告》中显示,当前我国基本的社保覆盖率仅有80%,企业年金覆盖率仅有5.6%,商业保险更是刚刚起步,而社保也就只能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想要健康费用、品质费用,则需要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来补充,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人都是严重缺失的。


针对养老金的储备,笔者建议养老金必须具备以下4个特性:

稳定性:不可忽高忽低、忽有忽无

持续性:月月领取,持续终身

专属性:不可挪用,自己掌控

增值性:抵御通胀,稳健增长

在养老金配置方面,应该打破单一的养老方式,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多元储备体系,综合配置商业保险、储蓄存款等工具,足额、尽早准备养老金,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发布人:582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