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蒋介石前妻陈洁如(1905年—1971年)的情况网上有许多误传,比如说她出生在苏州,家境贫寒,甚至还有说是她风尘女子等等。其实陈洁如出生于宁波镇海,与蒋介石也算是半个老乡。她父亲陈鹤峰是个经营纸业的商人,家境宽裕。她自小随父亲到了上海。原名陈凤,家人都称其为阿凤,婚后蒋介石才为她改名为洁如,意思是“如同纯洁”。
陈洁如在12岁的时候被母亲送入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就读,与巨商张静江的续弦朱逸民女士和他的几个女儿成为好友。
1919年夏季的一天,孙中山和蒋介石、戴季陶去看望张静江,在张府蒋介石首次遇到了陈洁如,当年她才13岁。高佻的身材,大眼睛,高鼻梁,面目清秀,为人谦和。蒋介石对其颇有好感,此后就不断与陈洁如联系,终于俘获了她的芳心。
蒋陈的结婚典礼于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的大宴客厅内举行。婚礼是半西半中式的。婚后蒋、陈去溪口度蜜月,不久,蒋介石接到孙中山要他速返广州的电报。陈洁如和蒋介石乘船去上海。在上海,陈洁如第一次见到蒋经国。蒋经国称陈洁如为“上海姆妈”。陈洁如对蒋经国也颇钟爱,视同小弟。
在这以后的几年中,每逢蒋介石从广州回到家乡时,总是带着陈洁如。她同时以秘书的身份,随侍左右。
其实早在1922年,蒋陈婚礼不久,蒋“在国父宅中”,初见宋美龄,便为其倾到,觉得这才是“理想之佳偶”。于是蒋便存了一份得陇望蜀之心,只是宋美龄对他颇为淡漠,蒋才不得见异思迁。
然而,蒋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不断上升,已引起了宋氏财团的注目。据说在1926年宋霭龄曾为蒋与宋美龄牵线搭桥,之后蒋信心大增,开始猛追宋美龄。为了顺利与美龄小姐结合,蒋只好忍痛割爱,苦苦劝说陈洁如出洋求学五年,回来再说。在蒋的花言巧语下,陈洁如只好表示退让。蒋陈婚姻只有6年时间,大部分岁月均在广州度过。他们的关系始于上海,亦终于上海。
1927年8月19日,陈洁如在张静江女儿黛瑞莎和海伦陪同下,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去美国。船到日本神户时,日报还登“蒋夫人搭轮赴美”的新闻。但当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无线电广播了上海各报刊载的《蒋中正启事》:“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陈洁如听后如晴天霹雳,痛不欲生,几次要跳海,均被护送者劝阻。陈洁如到美国后,许多记者一度尾随,企图挖掘新闻,陈洁如一行均以“无可奉告”搪塞。
陈洁如与蒋介石离婚后,杜月笙曾送她一笔巨款。因此,她出国后生活无虞。完全可以找一个合适的男人,在国外安安稳稳地过上家庭主妇的生活,然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陈洁如终身未再嫁人。留美5年期间,苦修英文、养蜂和园艺,并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陈洁如和蒋介石没有生育。有一次何香凝与陈洁如同去广州平民医院,遇到一位萧姓侨眷产妇,她前八胎均为女孩,这次第九胎又生女婴,便打算送人。何、陈看到那婴儿后均极喜爱。其后陈洁如征得蒋介石同意,就抱回家来了,取名“陪陪”,既是英语“婴儿”之意,又希望她能带来一个弟弟做陪伴。“陪陪”后来由蒋介石取名瑶光。
蒋介石、陈洁如离婚后,瑶光随其养母改姓陈。1933年,陈洁如回到上海。赴美时,陈洁如把养女交给母亲抚养。虽然重回上海,难免会勾起心酸的往事,但亲人在这里,她还是毅然回来了。不过她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还给蒋介石写过几封信,蒋也难忘旧情,曾给了她5万元。
1944年,重庆风传蒋介石与一陈姓护士相好,被宋美龄捉奸在床的流言。其实这些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绯闻中的神秘“陈小姐”就是陈洁如。陈自美返国后一直在上海隐居。抗战爆发,上海被日军占领。陈洁如离开上海,辗转到了陪都重庆,被蒋介石安排在盟兄吴忠信的家里,蒋偶去探望。此事后被宋美龄知晓,蒋宋关系一度产生裂痕。
上海解放后,陈洁如被邀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61年,陈洁如获得周总理特批去香港定居,改名“陈璐”。蒋经国闻悉后,特为她在九龙窝打老道买了一套宽敞的豪华公寓,赠给“上海姆妈”作为养老居所。1962年,蒋介石75岁时,曾派戴季陶之子戴安国秘密送一封亲笔信给陈洁如,信中说:“昔风雨同舟的日子里,所受照拂,未尝须臾去怀。”1967年,她在唐德刚教授与蒋介石的英文教师李时敏的协助下,完成自传稿,纽约一家出版公司有意出版。但蒋家出钱收买,该书未得问世。1971年2月21日陈洁如在香港寓所中风去世,享年65岁。临终前她在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中道出了心中长期的积郁:“30多年来,我的委屈惟君知之,然而为了保持君等国家荣誉,我一直忍受着最大的自我牺牲……”
2002年秋,养女陈瑶光将母亲的灵榇安葬在上海福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