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有很多婆婆很强势,年轻的时候不愿意为儿媳付出一点亲情,不愿意帮忙带孩子,把儿媳当成外人。
在吵架的时候经常会对着儿媳说,“我又不指望你养老,我有女儿,要是指望你连饭我都吃不上一口。”
也有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女儿说,“你哥是我们家的传承,我的遗产都会分给他,以后也是靠他养老。你是女儿嫁了外面有你老公的遗产继承,我们是不指望你养老的,指望的是你哥哥嫂子。”
很多老人都说,再苦也得生个孩子,不然老了以后没人管,没人问饭都吃不上一口。
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基本上是没有人反对的。特别是在老一辈人的眼里。
可事实上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有些老人家仗着自己有几个子女,对某个子女不好,或者对某个儿媳不好,就会说以后不指望你养老,反正我有别人。
我自己有了后备力量就可以随心所欲,喜欢对谁好就对谁好,喜欢看谁不顺眼就直接的说出来,甚至不惜吵架,撕破脸。
事实上有很多口口声声说不指望儿媳养老的老人们,最终还是得靠儿媳伺候着。
特别是在农村,女儿基本上是远嫁的,儿子基本上是留在身边的,儿子儿媳是跟老人住得最近的亲人。以前也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就算不是亲人,是邻居也应该搞好关系,因为距离上的优势,你还是得靠近距离的人照顾的。
案例
张婆婆就生活在农村,她有1个女儿,2个儿子。
从小张婆婆就偏心,大儿子比较老实,话不多,而小儿子油嘴滑舌,巧舌如簧,能够讨老人家欢心。张婆婆觉得小儿子什么都是对的,就对大儿子不上心。
有了儿媳妇,她也是一直蹲点在小儿子家里,大儿媳进了家门,基本上就没有过好日子,张婆婆总是区别对待,蹲点在小儿子家帮忙做家务,带孙子,大儿媳家的孙子,她基本上不管。
大儿媳因为没人帮忙带孩子,就只能辞职在家管着自己的孩子,靠大儿子一个人工作赚钱,家境非常一般。
小儿子和小儿媳因为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操持家务,他们俩就可以出去外面打拼,加上小儿子人长得乖巧,嘴巴能说会道,所以在外面也是做的风生水起,家庭条件就比哥哥要好了不知多少倍。
这样的情况,张婆婆更是疼爱小儿子一家。什么好吃的都给小儿子的孩子吃,大儿子的孩子跟她无关似的,在一边看着眼馋,也不让他们吃。
大儿媳在看不过去,就跟张婆婆吵起来,张婆婆也是放下豪言壮语,我有小儿子,小儿媳,我又有女儿,从来就没指望过你给我养老!
大儿媳妇和张婆婆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后都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可是小儿子家因为做生意有了钱,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就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孩子就在城里读书,城里的房子又不太大,住了一家四口,如果再加上个妈妈就太窄了。最后还是留下张婆婆在村里和大儿子相处。
有一回张婆婆去外面公路上不小心被一辆摩托车给撞了,老人反应慢就摔倒在地,摔到了大腿骨,送到医院,虽说及时救治打了钢板,可是老人毕竟年纪大了,骨头问题不容易长起来。躺在床上几个月一个需要别人伺候。
女儿和小儿媳开头的几天会经常过来,可是时间长了,慢慢的他们就厌烦了,一个方面,小儿媳有自己的生意要照顾,还要接送孩子上学,女儿因为嫁的远,不可能天天过来。
照顾张婆婆的责任,还是落在了大儿媳的肩上。
虽说大儿媳妇其实还算是刀子嘴,最终还是豆腐心,看到婆婆躺在床上没人照顾,虽然嘴巴上还是说,不会帮忙来照顾,也是还是不会真的不管她。张婆婆当年与大媳妇吵架,说不需要大媳妇照顾,此刻都不算数。
大儿媳照顾她不说很用心,可也把他的生活安排好了,张婆婆还甚是不满意,经常罗嗦问二二儿媳妇为什么不来,说大儿媳妇照顾得不好。
大儿媳也不生气,张婆婆骂她,她就长久一段时间再来看看张婆,不照顾她喝水上厕所。张婆婆憋急了,只能拉在尿布上,晚上在统一处理,这样一两次之后,张婆婆也学乖了,不敢再出言辱骂大儿媳了。
李婆婆打电话想要小媳妇来照顾她,可小媳妇和小儿子却告诉他,生意忙,还要接送孩子,确实没办法。只有星期六能过来轮换一下,女儿也只能隔几天来一次。
感言
其实像张婆婆这样的老人还是挺多的,仗着自己儿女多,偏心某个儿女,跟某个儿媳关系理不好,觉得反正我儿女众多,也不指望你一个,结果到最后是你吼吼着那个不用她照顾的那个儿媳来照顾你。
作为老年人,你的心可以偏爱哪个儿女,但不能过分的偏袒,就像张婆婆,只顾着小儿子家,大儿子就把他当成外人,甚至仇人。
如果你们家没有很强的经济能力,不能请护工或保姆,那么照顾老人的多数还是压在儿媳的头上,而且还是那个家里比较过得一般的媳妇头上。
经济条件较好的儿媳,能亲自来照顾你基本是不可能,他们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过不得伺候人的日子,他们心里是非常不乐意的。
你偏爱哪个孩子在心里疼爱就好,别表现出来,或是表现稍微一丁丁的偏心,人家一般都能理解,毕竟真要一碗水端平几乎是不可能。
但过分的偏袒哪一家,使到另一家感觉到受冷漠,受鄙视,从而形成婆媳关系和戡睦里关系的矛盾,那'这个老人也太不会做人了。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年轻时候,如果婆婆能够尽力维护好婆媳关系,到你老了需要媳妇照顾的时候,媳妇一般都是义不容辞。毕竟照顾人的时候用心一点,与不用心差别还是很大的,受苦的最终还是老人自己。其实也并非一定是要子女贴心照顾。养老毕竟现代社会跟以前不一样。
写在最后
很多年轻人因为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慢慢淡化,很多人支持丁克不生孩子,该享乐的时候自己享乐,或者在被父母催生的时候就一句话应付父母:生了孩子,就一定能指望孩子来养老吗?
现代社会人没有根,不知道孩子的根会落到哪里,很多孩子长大都不会在父母身边,更指望不上他们贴身照顾。
其实多数人生了孩子之后,并非一定指望孩子来养老,每个人工作是安身立命的,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那个人基本上不会有安全感,除非他家里有矿,不工作也可以安全养老。
但是,毕竟有孩子和没孩子心态是不一样的。除非个别的大逆不道之人,一般的人在父母年老时候多少都会要照应一下,他可以不贴身照顾,可是大多会请义工请护工或者送到养老院,经常去看了一下。
做父母的,只要儿女安好,相互有交流就好,能贴身照顾父母的真的不多,可是能在关键时候找上一个好的护工,老了之后有个不错的养老院可以居住,儿女经常来照看一下就很好了,比那种孤独一人的人老了成为荒岛的心态,不知好多少。
现时养儿防老这个概念在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中慢慢淡化了,但是当父母说出”以后我不指望你养老“”这句话的时候,伤害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心,可能是所有的孩子,还有爱他们的人,比如儿媳,女婿等等的心,也无形拉远了你和他们的距离。
父母还是要尽量一碗水端平,强势的婆婆结局一般都不太好,但强势的儿媳最后也会变成强势的婆婆或丈母娘。风水轮流转,做人还是得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