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即时信息:单身大爷借助邻家30年,不要钱只干活,大嫂:我给他养老送终
2020-10-02 09:59  浏览:160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当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最近的人还是自己的邻居。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也开始大量地涌入城市进行打工,渐渐的村里也没有了人情味儿。

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或者一些留守儿童,像平常的一些孤寡老人,除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有人上班,平常基本上不会有人去探望他们。

近日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年已经82岁的张大爷,在30多年前就借住在邻居曾大嫂家,他帮着曾大嫂干活,带大两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爷爷慢慢的老了。


慢慢的邻居家的生活也逐渐的改善,新盖的楼房也单独给了张大爷一间,他们这么多年以来始终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可以说亲如一家人。

政府说让老人去养老院生活,但是,老人说到我有自己的家我不去,而邻居曾大嫂表示:我会给他养老送终。

张大爷住在西陕县二郎坪大庙村,如果来到这个地方,不向村里人打听,没有人知道张大爷是无儿无女的一个人,一直借住在邻居家里。

乡里的干部也对张大爷进行过劝说,想让他去养老院里安享晚年,但是张大爷却拒绝了这个请求。


他说到,我有家,我现在过得也挺好的,就不给政府添麻烦了。

张大爷的家住在大山深处,家的下面就是一个风景区,曾大嫂一家人在这个地方开了一家农家宾馆。

张大爷除了吃饭就在凉亭下坐着,每天就是和村里的老人聊聊天,给游客指指路。

记者采访到曾大嫂曾称,30年之前,曾大嫂刚嫁到张家,分家的时候就分了三间土瓦房,还有8000块钱的外债。

那一年张大爷50岁,自己独居生活,家里的房子已经不能住了,自己也没有钱去修房子,于是就问曾大嫂的丈夫能不能给他提供一间房子住?


曾大嫂就想着,反正也是刚结婚三间房子,两个人也是住不完,就给了张大爷一间住。

张大爷是一个勤快朴实的人,他就是出去打零工挣钱,然后干完活儿就回来吃饭。

虽然说就是添双筷子的事,但是,不是,现在张大爷正值壮年,干的活多,累也吃的比较多,这对刚结婚的小两口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并且家里还有8000块钱的外债,随着孩子的出生,家里的情况也变得有点糟糕。

曾大嫂告诉记者,张大爷出去给人家干活,一天三块钱,但是她也从没有想过要花他的钱,张大爷叫每次出门去街上的时候,没有一次空着手回来过。

之前的时候村里条件差,村里的特产是种木耳,张大爷就劝曾大嫂夫妻两个种香菇,当时种木耳的人比较多,种香菇的人少。


在张大爷的建议之下,曾大嫂一家开始种起了香菇,收入也渐渐的好了起来,张大爷不去给别人干活了,就在家里帮曾大嫂看孩子,干农活。

后来政府在村里开展了旅游风景区,也把村里的路铺上了水泥,山里人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

两年前张大爷生病住院,曾大嫂的丈夫忙着农家宾馆的事情,曾大嫂就在卫生院照顾张大爷。

张大爷回来在口袋里拿出了两个红彤彤的果子,让曾大嫂种在门口,之后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前来观看。

曾大嫂开的农家院,也成了当地比较火的一家,曾大嫂表示一年能挣10来万,也不用出去打工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曾大嫂也明确的表示,张大爷帮了她很多的忙,不是自己老得,就和自己老的一样,当年的时候家里由于张大爷的管理,其实让她少操了很多的心,包括现在曾大嫂的孩子,回来都会问一句,爷爷最近怎么样?

曾大嫂说:不管怎样,我都会给他养老送终,安心在这住着就行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社会上还是有温暖存在的,希望张大爷能够好好地安享晚年,也希望曾大嫂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发布人:b3aa****    IP:101.229.6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