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隐患”已出现在各大省份中,影响经济,特别是这个“城市”
2020-10-06 14:31  浏览:160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一年一度的城市GDP排名出炉,又一度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讨论和争吵。我们打开榜单,前三甲依旧毫无悬念,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超一流城市,依旧牢牢占据着榜单前两名,成为榜单中的佼佼者。

由于中国一直存在的城市地位体系和相关政策,“北上”作为中国的两个超级核心城市,只要地位不改变,经济体量依旧强大。未来十年左右,基本不会有其他城市,可以超越它们的地位。当我们往后看,发现榜单中前20名城市,也基本都是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的经济拼搏在前20名,但是在个别省份骄傲有强大省会的同时,我们深度看省份背后的其他城市,却发现除了省会,其他省内城市被远远甩开,据有关数据显示,有些省会城市GDP占比在省内超过50%,还有一部分超过了百分之30%。

现在很多地方还在加强省会首位度,极大地增加了省内经济发展的严重倾斜和不平等。意味着其他省内城市人口被迫向省会迁移,甚至开始虹吸周边城市的人口,政策等等。


对于城市首位度,极具代表的就是江苏和四川,南京算是经济和文化都较强的城市了,但是在江苏省内GDP占比没有超过15%,足以说明了江苏省的强,强在所有城市都强,拥有了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的格局。从人均GDP全国第一可以体现出来。

相比之下四川来看,成都在中国城市中,2020年上半年GDP位列第七名,下半年的经济还会继续发力,证明了成都的大和强,无论从人口还是地理面积,都领先于前20个很多城市。

成都的强大和四川省的政策扶持和倾斜,成都拥有了省内无可比拟的虹吸,周边城市年轻人和省内绝大多数高校和研究院等等都进一步集中在成都,四川省内第二名的绵阳,紧邻成都但是GDP放在江苏却比最后一名的宿迁还要低一些。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下半场,各大省份为了发展经济,也都开始使用各种招式,无论是从抢人还是政策,还是资金,都开始在省会开始发力,其他城市好像被遗忘一样,随风飘摇。


哪怕是综合经济实力最好的江苏,我们也看到2020江苏的240个重大项目中,极大多数都被苏南和南京给瓜分了,苏北拿到的项目,寥寥无几,就算有,也只是基础建设。从苏北通向苏南的,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南方城市的经济和人口输入。

在对比中西部的城市,我们也可以到中西部省份的模式,更加集中在省会。比如此次疫情比较严重的武汉市,由于这个省份经济主要集中在武汉,随着武汉的封城,湖北省的经济立马下滑,这也是经济过度集中的缺点。


在加强省会经济的同时,其他省内城市的缓慢发展,就像只发展城市,不发展农村一样,经济差距的加大,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小城市人口快速减少、老龄化加快、没有经济增长和税收等,城市财政支出也会面临较大压力。所以很多城市都在土拍地价、搞房地产等,因为地方政府大头收入都在房地产,所以出现小城市经济一般但是房价却不低的现象。

而且规模的扩张也会给省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看似欣欣向荣,各行各业繁荣发展,背后却有很大问题,比如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价问题,人口的大量流入,房价也开始水涨船高,很多省会城市人口也都在进入千万大关,背后更是直接面对的是交通压力、教育压力、养老压力和医疗压力等。


其次还有普通人对城市的幸福感和认同感,如果一个城市让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变得让人感觉很累,很堵心或者没有温度,那么这个城市不会走向良性发展,很多人只会想做一个“过客”,赚到钱就离开这个城市。

城市的首位度和扩张,不应该只追求数据上的GDP,更应该追求的是普通市民的幸福感,让民众能够体会到GDP提升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发展其他城市,各城市同步发展,省份经济得到增强,省会城市也能减缓压力,这样才能解决经济过度集中,人口过度集中的局面,如果可以在家门口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谁又会远离家乡到陌生有拥挤不堪的城市呢?


发布人:63f6****    IP:139.201.6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