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而人社部也在2015年制定方案,2017年试行,准备在2022年实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就是到了今天,这个政策也并没有落地,让人多多少少有些困惑。
人社部选择延迟退休,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面临短缺。据有关数据,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职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比例为5:1,而到2018年底就已经变成了2.5:1。这样的一种状况,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而这也是退休人员工资增长减缓的原因所在。
而从我国的退休年龄来看,也是有可考虑空间的。我国的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而国外大多在62-67岁之间。正是有着可挖掘的空间,所以人社部提出了延迟退休,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缓冲国家在养老上的储备资金压力。但是,这却遭到了近7成的人员反对,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反对的是一线工人。他们背井离乡,做着体力活儿,身体的损耗大,收入勉强解决温饱,却还要拿出一部分钱交社保。现在延迟退休,他们就必须坚守在第一线,有的还有三班倒,身体本身就透支,他们怎么吃得消呢?本来想着坚持几年就可以退休了,可是现在却突然之间被拉长5年,他们自然不愿意——要是倒在岗位上,那更就得不偿失了。
他们一般都希望早日回家养老。现在,许多家庭的大多数孩子都是老人负责,尤其是农村。他们管孩子,还得管孩子开销。提起退休,回到家乡,就能靠着养老金做这些事,享受含饴弄孙之乐。而如果延迟退休,老人要带孩子,就只能选择回家自己缴社保,本身就不工作了,这不是一个痛苦吗?
其次,一些早些年买断工龄的下岗职工也不愿意延迟退休,他们从原单位离开,三四十岁了,找到合适的工作概率很小,许多人都是打零工生活。
打零工本身工资就不高,还要自己缴纳社保,本来60岁退休,就有些勉强,这突然延迟个5年,不是更是老牛拉破车吗?而如果一旦断缴或者不能补齐必须要缴15年的资金缺口,就不但交的钱打了水漂,连退休也拿不到一分钱养老金。那份心酸谁能知道呢?
除了个人的因素,企业对此也是反对的。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它更喜欢使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朝气,有冲劲,还有抗压力。他们能使企业更有活力,能更好地发展。而老年人一多,整个企业就会循规蹈矩,缺少斗志,而且还会挤压年轻人上升的渠道,不利于企业的新鲜血液的进入,也打击年轻人的热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人提出了工龄退休,即工龄满30年,年龄满60岁,社保缴满15年就可以退休。这样的方案看着是不错的,退休年龄不变,比推迟退休更让人容易接受。但是,它同样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存在。
首先,按工龄退休,而许多人并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他本身就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这样的人员要退休,你怎么来计算工龄呢?至少到现在没有看到与这相关的文件。这一模糊,恐怕就不能落实了。
其次,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生病或者下岗之后再上岗之类的原因,他们的工龄断了,出现一段时间空白——没工作,也没交社保,工龄也不会累加啊。而到了60岁,他们却还没有30年,这又如何来考虑退休呢?
退休政策该怎样走?现在人社部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方案,但是如果选择延迟退休或者按照工龄退休都有明显的不足,真要确定,恐怕要多斟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