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装备了世界唯一一款第四代隐身舰载机F-35C,按道理来说既然战力更强的新一代舰载机F-35C已经服役,那老旧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就已经走到了服役末期,可以着手准备后续的退休养老工作了。不过美国海军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退役大黄蜂,反而又新采购了一批经过魔改升级后的最新型BLOKE3级"超级大黄蜂",大幅度提高了战机的机体寿命,至少能在服役20年的时间。不禁令人质疑美国海军的这一波操作,是不是潜移默化地表示对F-35C战机的不满呢?
F-35C妥协后的产物
按照美国海军上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设想,下一代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应该是由F-22战机改进而来的隐身四代机。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配合F-22战机的航电系统的重型舰载机,可以是隐身版本的F-14"雄猫"。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国会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海军的可变后掠翼版重型隐身舰载机方案,也由于经费问题不得不宣告下马。最终海军的下一代隐身舰载机方案被并入到空军四代机方案中,最终的成果就是海、空、海军陆战队三军通用的F-35系列战机。因此F-35C从来都不是美国海军真正心仪的选择,只是和国会斗智斗勇后妥协的产物。
F-35C设计存在缺陷
F-35系列战机由于需要满足三军通用的原则,因此很多设计被迫需要做出妥协,并且F-35C是整个家族中妥协最为"全面"的一款。发动机方面;由于舰载机独特的工作环境恶劣,很可能会出现发动机空中停车的状况。因此一般而言为保证安全都会采用双发设计,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苏-33、米格-29K、美军的F/A-18都是如此,但F-35家族为了满足F-35B垂直起降的要求被迫只能改为单发设计。此外由于F-35战机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此前从未有设计舰载机的经验,导致战机着舰尾勾存在设计缺陷。
F-35C太贵
F-35家族中空军型的F-35A、陆战队版的F-35B都取得了不错的外销成绩。因此通过大规模量产分摊了高昂的研发成本,空军版的F-35A裸机采购单价已经干到了八千万美金,而海军舰载机版的F-35C一架都没有推销出去,导致采购单价高昂裸机价格1.5亿美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飞行员上机前必要的培训费用,总价格可能突破2亿美元。一艘福特级航母可以搭载72架F-35C,仅配齐一艘航母舰载机的费用就高达144亿美元左右,这样的财政负担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承担不起。
"超级大黄蜂"性能先进完全够用
美国海军之所以坚持采购F/A-18E/F"超级大黄蜂",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该机优异的性能完全够用。该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加入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本世纪初更是挤掉了F-14"雄猫"彻底统一了航母甲板。服役几十年间从未出现重大设计缺陷产量突破200架,并成功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是设计最成功的舰载机没有之一。最新型的Bioke3型加装饱和油箱、有源相控阵雷达、增推版F-414发动机,对付伊朗、俄罗斯等国完全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