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 于璧嘉)在近日开幕的2020江苏省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上,时间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助养老模式,首次亮相博览会。
据了解,时间银行于2019年12月24日在南京市正式启动,现有24704名养老服务志愿者,19034名服务对象,1111家服务点,为全市重点空巢独居老人提供27342多次服务,累计消耗14511.25小时。
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会,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当下和未来的养老行业。通过志愿服务,也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养老政策和服务需求。志愿者不仅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还是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家人养老规划的引导员,更有可能转行进入养老行业,成为一名专职从业人员。
2019年,时间银行在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政府主导、通存通兑、资源整合”的时间银行全市模式被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5月,初见成效的南京市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全国大城市养老会议上首次亮相。8月8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7月17日出台的《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进行解读,明确12月每个区各选1个街道进行试点。时间银行首批试点在南京市12个区,24个街道,247个社区内开展。
时间银行通过大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通过系统,让爱心人士和团体志愿服务更便捷;通过政策,实现多代人异地时间与服务的通存通兑。同时,以时间银行为载体,把所有人都凝聚在了一起。通过“社会参与、全民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
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现有副会长单位10家,均由连锁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构成,服务于近1000家养老服务组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