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走不动了
失去了
照顾自己的能力
作为银发族的你
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呵护
随着2019年10月1日《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管理实施办法》的施行,全市超过75万名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养老服务补贴,其中包括经综合评估为重度失能的老年人。
另外,根据《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收住失能失智等情形的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也可以根据老年人状态享受不同程度的养老机构运营补贴。
无论是机构集体申请还是老年人个人申请,都需要先对老年人进行评估,因此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更专业、更规范、更职业地进行评估?
今天(10月16日)上午,昌平区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培训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举办。
昌平区民政局副局长张兆刚、昌平区养老服务事务中心负责人朱颖、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季琼、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广祥出席培训并讲话。
此次培训邀请到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主要起草人邓镇坚为大家进行指导讲解,来自全区各镇街、村居、专业评估机构近500人参加培训。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培训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需要民政局、镇街、村居、评估机构、老年人及家庭五方共同强化责任。”张兆刚说,“各方都要恪守自己的职责,不断完善老年人养老服务,切实做到敬老、爱老、惠老、助老。”
培训会上,邓镇坚就养老服务评估体系的建设、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标准、综合评估内容与操作、评估结果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讲解,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解答在场学员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评估工作者,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很多之前工作存在的不足,也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更让我们了解到这项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北京仁智信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涛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能力对待这项工作,让更多应该得到照顾的老人享受到福利。”
“本次培训,一方面为了提高镇街村居工作者及评估机构评估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这项惠老政策的宣传力度。”朱颖对记者说,“让这项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杜绝骗取、冒领失能护理补贴现象。”
这些问题您也需要了解!
什么是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制定为老年人能力评估提供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估工具,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作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以及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的依据。
它包括能力综合评估和照护需求评估。能力综合评估从老年人自理和活动能力、认知能力与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照护需求评估从自理和活动能力、认知能力与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和支持、特殊照护、居住环境与辅助器具设施等六个维度进行。
如何申请评估?
申请能力综合评估的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人)通过电话预约或者登录评估系统在线申请并填报《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申请表》,或者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一门受理窗口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街道(乡镇)在本区名单内选择并派单,由评估机构派评估员入户或由申请人选择亲自到达评估机构,按照《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量表》进行预评估。对经预评估符合条件的,由评估机构对申请人进行评估。
评估费用谁来出?
评估费用由申请人自付,本市城乡特困人员、低保、低收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发起的接续评估人员的评估费用,由户籍所在地的区政府负担,所需经费由财政资金安排。
评估结果有什么用?
各有关部门依据评估结论为辖区失能老年人办理失能护理补贴、安排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配置康复辅助器具、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发放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以及其他按规定应该使用评估结论的情况。
评估对象是哪些?
评估对象为申请享受本市养老服务或照护服务政策待遇及其他需要评估的人员,以及主动提出评估申请的老年人。重点对象是因伤病、残疾、衰弱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持有明确医学诊断证明且已经过六个月(含)以上治疗仍不能生活自理的人员。
文并摄/北青社区报记者 付欣平
部分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