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让科学家们疑惑不解的“观察者效应”,为什么能帮你实现目标?
2024-11-21 16:59  浏览:172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今年的目标是什么?可能是这样:

存款10万元!

成功减肥10斤!

买个保时捷!

升职加薪!

这个目标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然而,有些人年底复盘时,改变可能是这样的:

存款10万变成:存款10元

成功减肥10斤变成:成功肥10斤

买个保时捷变成:买个保温杯

升职加薪变成:在职加班

你可以静下心想一想,你实现目标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是否需要靠自律来实现?

如果不自律的话,这个目标还能实现吗?

在你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障碍和诱惑该怎么办?

这些障碍可能是长时间的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或是目标过高,动力不足压力过大。

它们不断消耗着你的耐心,让你感到身心疲惫、焦虑不安。

让你更容易对诱惑作出自动反应,难以自律。

你不需要因为在障碍和诱惑面前摇摆不定,感到烦恼、纠结或愧疚。

别着急,教你个方法。

请你停下所有的事,多花点时间,

从旁观者的角度,静下心来观察这些目标的绊脚石,

观察你面对障碍和诱惑时,会有什么想法和情绪出现?

然后把它们一一写在本子上,并把如何应对的方法也写上。

每次这个想法出现时看看这个本子,

坚持下去,你就会向目标迈进一步。

为什么自我观察这么有用呢?

秘密就是:“观察者效应”。

双缝实验的启示

科学家们为了确定光是粒子,做了一个实验。

如果光是粒子,穿过两个狭缝,

投射到屏幕上的影像,就应该是两道平行的竖线。

结果,光却呈现了水波一样的波纹,像明暗相间的多条斑马线。

难道光是波?

科学家们震惊了,

所以他们决定在双缝干涉物的前后加上摄像机,来观察光的变化。

然后,让他们更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当摄像机打开,全程记录的时候,是两道平行的竖线,光是粒子状态;

当摄像机关掉,无人观察的时候,光变成了明暗相间的多条斑马线,

光又变成了波。

科学家们都傻眼了。

观察行为,竟然改变了“结果”!

换句话说,就是当你观察某个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是这个形象,

当你没有观察这个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以另外的形式存在着。

问题是,

光究竟是怎么知道自己被摄影机观察了?

光又是怎么知道摄影机何时关闭的?

科学家们把双缝实验进行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观察者仅仅是观察,就让被观察者的量子状态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观察者效应”。

“观察者效应”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个革命性概念。

在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中,观察者的观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客观行为,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然而,在量子力学中,观察者的观察行为本身会影响观察结果

“观察者效应”表明,观察者的介入和态度会影响所观察的对象。

那么,“观察者效应”对实现愿望清单有什么帮助呢?

观察时间,能不能让时间多起来?

李笑来看《奇迹的一生》这本书之后,学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立马在事件日志后面加上了花费的时间。

这个方法太高级了。它能让你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精确。不但能估算出做事需要的时间,还能确定更切实可行的目标。

柳比歇夫的记录格式很简单:

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

定期做月度总结和年度总结。

如:“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3小时1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月度总结: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

……合计136小时45分。”

他的日记像会计账目,时间就像他的财产一样,每笔支出都记账结算。

一连几年的数字结算如下:

1937年1840小时

1938年1402小时

……

总结:1966年,第一类工作共计1906小时,原计划为1900小时。

与1965年相比,增加27小时。平均每日5.22小时,即5小时13分。

……

他77岁住院的读书结算如下:

俄文书共读50本48小时

英文书共读2本5小时

法文书共读3本24小时

德文书共读2本20小时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记录的重要性,但也都知道这并不轻松。

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一天有多少时间被浪费了。却在疑惑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

但柳比歇夫从26岁起直到82岁去世,都紧紧攥着时间统计法不放,时间统计法就是客观的指标。

他为了完成目标,学会计算一切时间,不断地从时间中挖掘时间。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

重视时间的人,时间似乎总比别人多些。

他给自己提要求,拿着秒表监视自己,他从不期待别人的赞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鞭策。

他获得了时间,生前发表了70来部有关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

保护学、哲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方面的学术著作。

尤其是探讨了地蚤的分类,收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计13000只。比动物研究所还多5倍。

这就是时间给他的最大的馈赠。

观察消费,是否能提高财商?

我以前对理财很不自信,

总是不知道钱花去哪儿了,很难存到钱,还沾上了负债。

疫情三年让我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决定记账存钱,控制消费,远离负债。

我给自己定下了3条规定。

1、记账绝不能怕麻烦,只要花了钱就马上记。

2、记账时不作任何评判,不和任何人比较。

3、绝不忽视小钱,哪怕几毛钱的支出,也要记。

记账一段时间后,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1、我养成了看账本的习惯,坚持在预算内消费。

2、通过作月度总结,找到了很多不必要的开销。

3、情绪消费、冲动囤货现在变成了按需购买、延迟购买。

一旦有购买的念头时,我就会下意识地想:“这个东西是刚需的,还是我想要的?如果是我想要的,那不过是欲望、情绪,不买也没关系。”

就这样,钱的“四只脚”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不再乱跑了!

那份能驾驭金钱的自信和从容悄悄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苏格拉底常说:“人啊,认识你自己”。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深刻理解。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自我设限、内在的弱点或不良习惯,都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每个人其实都有很多机会观察自己。然而,绝大多数人由于自身态度的问题,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个人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的九大原因包括:

1.犹豫不决2. 拖延 3.三分钟热度 4. 害怕拒绝5. 自我设限 6. 逃避现实 7. 常找借口 8. 恐惧 9. 拒绝学习。

如果能运用“观察者效应”,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偏好。

就能制定出更合理有效的目标,形成更强的行动力,更高效地实现你的愿望清单!

发布人:3fca****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