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给你回去”
“周四下午”
“周五”
“周四”
“你跟我讨价还价啊”
病房里这位跟医生“吵架”的老人
正是95岁的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叶连平
今年4月13日
叶老师在备课时突发眩晕
年事已高的他
重重地倒在了教室的课桌上
看着他头部的淤血
大家要立即送他去医院
但叶老师却执拗地坚持要上完周末的课
当大家好不容易把他“骗”到了医院
“不得不”住院的叶老师
却急得跟医生“吵架”
“40个学生呢!”
“还有马上要小升初的学生啊!”
“孩子们的课,
一节也不能落下!”
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
实在拗不过叶老师
最终还是在上课的前一天
把他从医院接了回来
给当地的留守儿童们上英语辅导课
叶老师退休后对课堂念念不忘
依然一直无偿为学校代课
4月22日
面颊上受伤的淤血还未褪去
叶老师便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一如既往地声如洪钟
孩子们心疼地望着他
悄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讲台下
孩子们把课文读得
一遍比一遍更大声
这已经不是叶老师第一次
跟医生“吵架”了
2010年
叶老师患上了白内障
直到实在坚持不下去
他才去做手术
即便是这样,他也没住院
左眼手术,他睁着右眼上课
右眼手术,他睁着左眼上课
一节课也没落下
2013年
叶老师因为脑溢血加脑膜炎
不得不在南京住院
手术后的第4天
他就“闹着”出院回家
尽管才分别几天
当叶老师出现在教室里
孩子们不禁悄悄抹眼泪
2014年,叶老师做开颅手术
术后四天他便要求出院
医生摇头叹息说
“就没见过这么固执、不惜命的人!”
2018年,90岁的叶老师
被车撞伤腰椎
还站不利索,就闹着出院
上午连续讲三个小时
下午连续讲两个小时
讲课时连口水都不喝
他说
自己要跟时间赛跑
“我知道我还能活几天?
我今天在这跟您说话,
明天就可能说走就走了。
我人生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我希望最后的一口气,
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为了能教更多的留守儿童
叶老师像一个上满发条的“陀螺”
铆足了劲工作
↑5月13日,叶连平给孩子们上英语辅导课。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他膝下无儿无女
和老伴过着朴素的生活
至今还住在
30多年前盖的平房里
他不抽烟不喝酒
去买书都是自带干粮
路上连一瓶矿泉水都不舍得买
一个斑驳的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
一件穿了几十年的衣服还在缝缝补补
教室里的粉笔头
只要能用指尖捏得住
叶连平都不舍得丢
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为英语课准备板书。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对自己
叶连平“抠得不能再抠”
但对孩子们
叶连平“特别舍得花钱”
从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
教辅资料、作业本、打印机等学习用品
到每年自费带着孩子们去各地参观
博物馆、爱国主义基地
从心疼学生住得远
前前后后让数百名学生
免费在自己家中吃住
到2012年,拿出2.1万元积蓄
连同社会捐赠等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
奖励、资助几百名困难学生
他还将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时的10万元奖金
一分不留,全部捐给了孩子们
↑5月13日,叶连平给孩子们上英语辅导课。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
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叶连平总是用最轻松的语气
说出他最大的焦虑:
“我缺时间啊!
我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
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墙上
除了锦旗和奖状
还有一句话引人注目——
“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
但叶连平笑着说:
“烛光的亮度我达不到
我就是一只萤火虫
一只小小的萤火虫”
近日
新华社记者又见到了叶老师
屋内,他正佝偻着身子批改作业
改着改着,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
他放下笔,走到门口
边按开关边嘟囔:
“谁开灯了,浪费!”
文章综合自 | 新华社
责任编辑 | 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