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长志
三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然而,自欺欺人又怎么可能真正掩盖住自己的不善呢?小人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如何对外掩饰,时刻内心惶恐,生怕自己演的不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正嘴脸。这样不但会活得很累,也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都知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常识,小人的自欺欺人只是个“纸里包不住火”的事情,被看穿只是迟早的事情,刻意掩饰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疑生于不明,能明自然不疑,君子以己之“至诚”自然能做到“前知”。即以自己无夹杂遮蔽之心,自然能知觉到别人的情伪;知能通微,只需要“物来则照”,他人之美恶妍媸[chī音吃]自然无处遁形。因此,小人自欺欺人的行为,在至诚君子眼中就像看小丑表演一样可笑,君子透过小人的外在行为看本质,就如同透过肚皮看到肚子里的肺肝一样清晰明了。从君子观人的角度来说,小人的各种机心狡诈,各种掩恶伪善,都是徒劳无用的。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是总结上文,“中”在此处指内心,“诚于中形于外”指君子能表里如一,不存在自己欺骗自己的事情,心与行是完全统一的,心能正所行必然能正;意如果不能诚,心与行就不可能统一,所以八条目中,“诚意”放在“正心”前面。
本段落前文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是说小人自欺,“人之视己”也是以小人为主语的,而“诚于中”的主语突然切换为君子,上下文之间的语义上不太连贯,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儒家立论的前提,善和诚属于“天命之性”的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之所以会有恶和伪,只是因为私欲的影响,让人失去本体。很多人想当然的把善和恶看成完全对立的关系,这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善”的意思,钟鼎文(即金文)中“善”字的形体,是上面一只“羊”,下面两个“言”,而这只羊的颈上,系着一个绳套。意思是两个人分羊,分的结果刚好双方都满意,即事情处理的妥当合宜。举个例子帮助理解,就像在高速路上开车,符合交通规则,平平安安的到达想去的地方,就是“善”;违反交通规则,无论是压实线还是超速等,都是“恶”。因此,小人表里不一通过行为掩盖自己的“不善”,说明“不善”的向外彰显也是以“善”为背景而展开的。也就是说,以“善”的标准作为参照,自然就知晓“不善”是什么了。
其次,为什么“闲居为不善”的小人一见到君子就觉得“厌然”呢?《大学》是以君子的诚意为参照来说小人的自欺,小人的“闲居为不善”似乎是非常坦然的,但为什么有君子出现小人就要文过饰非、强行掩饰呢?这是因为“善”和“恶”的本体是一个,即从先天本体的角度来说,君子和小人是一样的。小人虽然不能为善去恶,但其是非之心并没有泯灭,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知晓做人应该为善去恶。君子虽然没有从言语或者具体行动上指责小人,但君子的一身凛然正气必然会给小人造成压力。
小人天性中与生俱来的是非之心被激发出来,使小人自己觉得心中愧欠。认识到君子与小人之间发生的一“感”一“应”,都是从内在发动的,那么以“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承接前文,语义是贯通的。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即君子修身必须谨慎于己所独知之地,这句是总结前文。结合“自慊”来领会“慎独”,“诚”既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复其本体的心性功夫所在。慎独的“慎”对应诚意功夫,“独”对应天性中的“诚”。
《大学》“诚意”章两次点出“慎其独”,“慎独”是心上功夫,即是自慊于心。很多解释都把君子慎独的“独”字理解为身之独居独处,这是受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一句的干扰。“慎独”的“独”字,非身之独居独处,而是心之独知独觉。惟有落在“心”上说慎独之“独”,诚意功夫才能涵摄格物致知,八条目前后环节才能实现“一贯”。
注:《大学》和《中庸》都说“慎独”,二者是有区别的。《中庸》在“性”上说“慎独”,即通过做慎独功夫而复其性体;《大学》在“心”上说“慎独”,“慎独”即自慊于心,也就是做到内省不疚的心安理得。
注:“尽心”和“尽性”是有区别的:“尽心”侧重从内在上说,“尽性”侧重从外显上说;即能尽得真实本然之全体是尽性,能尽得虚灵知觉之妙用是尽心。
图片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图片
刘长志
正本清源,吾辈本分!
因网络连接问题,剩余内容暂无法加载。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