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印证班1班二大组第9小组第16封家书
姓名:郭宇宙
地区:山东青岛
时间2024.11.14
主题:《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尊敬的博仁老师,各位良知伙伴们,大家当下好!
上周我们一起学习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段,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文章。借此家书分享的机会,再次跟家人们一起探讨这段文章的智慧,有理解不当之处,还望伙伴们多多责善!
这段文章的原文如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首先百度一下对于原文的解读: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起来,管夷吾(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关押起来)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举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
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过;使他内心困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表现在声音上,(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能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这样以后才明白,因为忧患而生存发展,因为安乐而灭亡的道理。
这段文章非常的经典,不管是我三十多年前上学时的文言文学习,还是现在的学生学习,课本里都有学习到。经过如今跟随博仁老师的再次学习,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着的大智慧,并且加以运用和提升了自己的心灵品质。
这段文章里孟子为了论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终中心思想,首先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从逆境(忧患)中涅槃重生,从而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然后孟子由此阐明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上天要成就一个人并且欲委以重任,就要先让他在艰难困苦中经受磨练,以使他变得更加坚强,增加他的才能。
在第二段里,孟子从几个方面继续论证忧患中得以生存的中心思想:人通常都是犯过错才知道改正;心志困苦,思想堵塞时,才能有所作为;做事说话受到责善,才能明白该如何在正道上知行合一;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忠臣贤士,国外没有强大的可以与自己作比较的邻国,就会在安逸中灭亡。从而为我们留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千古绝句。
人生于世,如果只是安于现状,贪图享受,往往就会没有斗志,虽然不是肉体上的灭亡,但精神上一定会慢慢的灭亡。1949年10月,当代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的抒情诗中这样说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是这个精神生命灭亡的道理。所以说,我们要明明白白的活着,就一定要有使命支撑,要立下自己的远大志向,时常有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完成使命志向的忧患,从而让自己更加珍惜余生所剩无几的时光,加倍努力活好每一个当下,争取让自己的生命走的时候比来时更加高尚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郭宇宙敬呈
2024.11.14
期待明天钱红老师优秀家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