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蓬莱人。地理位置上我老家曾属于蓬莱最东面的镇,后来烟台开发区需要扩大地盘,我们镇又归了烟台开发区。家乡隶属关系只是在介绍来处的时候需稍加解释,但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不会因隶属关系的改变而有什么不同。一直以来,我做的饭总是带有浓浓的烟台蓬莱味。
蓬莱地处渤海和黄海的分界处,从蓬莱阁上能看到神奇的泾渭分明的海水分界线。个人认为因为海在蓬莱北面,温度相对来说较低,又有黄海渤海共同孕育,故蓬莱的海鲜尤其鲜美。
高中在蓬莱念了一年。逢周末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会去离学校稍远的街里吃早饭。通常是狗不理包子和油炸糕,次选就是蓬莱小面了。蓬莱小面的汤卤用当天下船的海鲜熬制,再把蛤蜊扇贝大虾等不同海鲜浇在细且弹的手工面条上,一大早呼噜呼噜吃一碗,舒服。
前几年的五一,我们一家三口去蓬莱阁旧地重游,第二天的早饭特意去吃蓬莱小面。作为前蓬莱人,我很愿意给先生介绍蓬莱的小面,经年吃臊子面,也总要吃吃别处不同风味的面。
选了一家风评不错的店。
早晨等我们到的时候,嚯,在店外排的队简直九曲十八弯,壮观得很。即使春末,早晨八点的太阳一直照着也还是挺热的,等时间太长真想撂挑子不干了。以前上学的时候时候想吃就吃,哪里受这委屈。到底那时的小面是因为名声没这么响,还是我吃得不正宗?
终于进店等到了一个犄角旮旯,顾不上桌子还没收拾赶紧占住位子再考虑吃啥。内陆人的蓬莱之旅,怎么也得给先生来个特色明显印象深刻的哈。海参鲍鱼大虾海胆搭配着给我们仨要了三碗,搭配蓬莱炸面鱼。先生觉得的确好吃。说实话,我个人实在觉得没那么夸张,鲜则鲜矣,但我不是很喜欢浓浓的勾芡。平日里我做饭并不喜欢繁琐,基本以食材的原鲜为主。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说到胶东打卤面,我觉得好像也就烟台以西范围内。和面的时候加一点点碱,擀出来的面条切得稍宽一点,面条煮熟在放凉的开水里过一遍。其实我小时候也没那么讲究,就用普通井水,刚打上来的井水透心凉,热面条在里面一过又滑爽又筋道。
面卤子的做法基本是葱姜爆锅炒削薄肉片再加入芸豆丁翻炒后加入煮好的海鲜汤,另外海鲜的品种随便放,有啥放啥。实在没新鲜的海货放泡发的干海米也行。最后淋入鸡蛋成花。可点缀香菜或韭菜末。一碗打卤面黄融融的面条配上绿色的菜红色的肉片白色的海鲜黄色的鸡蛋花,再配上几瓣大蒜,绝世美味。
无论蓬莱小面还是胶东打卤面,它们都必须以必不可少的海鲜作为原料之一,主打咸鲜口味。但二者从外观上看,做法显然不尽相同。
所谓特色通常是当地人就近取材,在日久天长不断磨合中逐步形成符合大众口味的最优做法。特色一旦成为了名片,便不容得朝令夕改。如果脱离了天时地利,复刻特色便难以实现,一定要教条主义的话那难免会东施效颦。所以我做饭虽与胶东口味一脉相承,但对食材的选择上其实是有点随心所欲。基本就着现有的食材,看见啥就用啥。比如我用陕西的手工空心面,胶东面卤子(没芸豆换菠菜),再勾一点蓬莱小面的芡,也传统也创新,做出来的打卤面其实也是不可复制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