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多一点细心,多一份安心
2022-08-16 12:49  浏览:353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丁零零!丁零零!”每天早上6时,枕边的闹铃声都会准时把张帆从睡梦中叫醒。留给洗漱和早餐的时间不多,半个小时后,他要准时召开班前会,一天的工作也就此开始。

张帆是山西长治郊区三元吉祥煤业有限公司综合机械化采煤队副队长,33岁的他已在一线从事煤炭开采11年。11年间,他见证了煤矿安全生产质量和矿工职业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矿工最大的心愿!”张帆感慨道。


在细节上下功夫

张帆所在的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黄碾镇西沟村,由原长治市西旺煤矿等5个煤矿及新增区重组而成,矿井年煤炭产量达60万吨。

综合机械化采煤队,平日里被工友们唤作“综采队”。“深达几百米的矿井就是我们的工作场所。”张帆说,每周有6天时间,他要和20名工友下到井内作业。

能和工友们一同安全返回地面,是张帆最大的心愿。“有些工友会在下矿前戴上各种保平安的挂坠。”但在张帆看来,最管用的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抓好每一个保障安全生产的细节。

班前会,就是第一个环节。每次下井前,张帆会在班前会上逐一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时间长了,大家难免会生厌。”张帆说,于是,他每次尽量将安全规范与实际工作中曾出现的情况结合起来,“更生动,更切合实际,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起来了”。

除了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安全生产也是重中之重。“这是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张帆指着一个橘红色、只有巴掌大小的仪器说,一氧化碳不仅是有毒有害气体,在矿井下也是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之一。近年来,我国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伤亡人数占全部重大事故伤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还要戴上甲烷检测仪。”张帆说,甲烷是煤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会严重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当检测到甲烷浓度超过设定浓度值时,仪器会进行声光报警,提醒正在作业的矿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组织人员撤离或对矿井通风排气。如今,结合物联网系统,便携式甲烷气体检测仪还可以加选无线传输模块实现监测数据同步上传,便于联机记录和泄漏预警,提升作业安全系数。

“便携式氧气瓶、自救包……这些都是下井时必须携带的装备,一个都不能少。”张帆说,工作服的袖口、领口等处都有反光标志,以便增强井下作业人员的辨识度,服装的材质是纯棉的,可以防静电。

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时,工人的健康也至为重要。张帆所在的煤矿中在册定员人数为321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有264人,占比超八成。这些工人所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看,这就是我们戴的耳塞。”张帆从耳朵里取下降噪耳塞,其外形与平时听音乐的耳塞相似,但降噪功能更强。“在井下挖掘时,大型机械会持续发出噪声,这些噪声也是导致职业性耳聋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还有这个。”张帆指了指挂在耳朵上的口罩。尘肺病是矿工主要罹患的职业病之一。“现在都是佩戴标准的N95口罩。有了防护效果更好的口罩,工人们的情况也越来越好了。”

遏制尘毒见真招

班前会结束,一切准备停当。要下井了。

从横切面看,整个矿井呈直角三角形,张帆和工友们要乘坐“猴车”,沿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到达挖掘的作业面。

“猴车”是矿工们对架空乘人装置的俗称,就像坐旋转木马一样,矿工要双手攥着杆,两脚踩在踏板上,每辆“猴车”只能运载一名矿工。为了保障安全,“猴车”的速度不能超过1.5米/秒。随着下降,光线逐渐暗淡下来,但很快,两侧的照明灯便将整个坑道照得亮如白昼,“这不仅有助于安全,对矿工的心理也是一种安慰。”张帆说。

在井下作业,防尘是预防矿工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重要措施。该公司安全副矿长邓补明告诉记者,该公司自主研发了气水两相喷雾装置。改造前,防尘设施多使用四旋喷头,这种喷头存在辐射范围小、易堵塞等缺点,无法有效降低产尘地点粉尘浓度。”邓补明说,改造后的气水两相喷雾装置喷头对水压要求比较低、雾化效果好、调节范围更大,“为适合不同用途,公司研发出了气水两相转载点喷头和气水两相全断面喷头两种型号的喷头。目前,这新装置已在井下广泛应用,降尘效果提升较为显著”。

不仅如此,邓补明介绍,该公司还在煤炭从矿底运输至地面的过程中采用带式输送机进行矿底运输,并在井下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安设消防洒水盘,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者用除尘器除尘。此外,储煤场四周安设抑尘网,在装卸煤炭环节采用喷雾喷淋装置喷雾降尘,煤炭外运时采取密闭措施。

技术的改进,不仅让新发尘肺病的工人减少了,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大,疲惫感增强,很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张帆说。

从事采矿13年间,张帆不仅迎娶了爱妻,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我俩是相亲认识的”,张帆说,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告知对方自己是矿工,并询问对方是否介意,“之前很多人不愿嫁矿工,怕守寡”。

“一开始确实担心。”张帆的妻子对记者说,为了防静电,平日里矿工下井是不能带手机的,“我的心总是吊着”。为此,她曾专门到矿上去查看他的工作环境,看完后踏实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帆的妻子也愈发放心。“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采访中,张帆反复念叨,“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矿工最大的幸福!”

短评

尘毒治理,久久为功

尘毒是粉尘和化学毒物两类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我国尘毒危害涉及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30多个行业领域,且接害人数众多。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我国尘毒危害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山西长治郊区三元吉祥煤业有限公司就是其缩影。

虽然成效显著,但我国的尘毒危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仍很薄弱,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尘毒危害防治的深入推进。比如,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负责人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等工作的用人单位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加之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不到位,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此外,在矿山、建筑、建材等行业工作的农民工流动性大、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仍有一部分人不愿意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有的人甚至多年未做过职业健康体检。

不难看出,尘毒防治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十六章第一节“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中明确提出:“遏制尘肺病和职业中毒高发势头。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因此,在这场持久战中,要持续加大对企业尘毒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该处罚的坚决予以处罚,该停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将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纳入“黑名单”进行监管,并向社会曝光,从而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

指导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编辑: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发布人:5ec9****    IP:120.230.5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