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1998年钱钟书弥留之际留下最后一句话。杨绛没有辜负丈夫的嘱托,坚强、优雅、从容地活到105岁,让自己活成一个奇迹。
杨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11年出生,2016年离世。大家知道杨绛,可能是因为她是钱钟书的夫人,实际上,杨绛比钱钟书更早出名。杨绛三十出头,就因几部戏剧作品在上海滩名声大噪。
杨绛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书。她说书是她的精神食粮,也是认识世界与之对话最美妙的方式,是书本滋养了她的生命。
她一生读书、写书、译书、教书,用书传递思想,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被下放农村,始终没有过离开书本。
她曾说,如果三天不读书,就会感到难受;一个星期不读书,就好像白过了日子。她的名言“你的问题主要是想得太多,而读书不多。”也影响了很多人。
杨绛这种嗜书如命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
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的女子不要说读书了,就连字都认不了几个。杨绛很幸运,出生在经济相对优渥,父母开明的家庭。
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秉性正直且酷爱读书的人,她的父亲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他们常常在家手不释卷。她的母亲也很有涵养,经常会陪着孩子们阅读各类小说。
这个家里倡导了一种自由开明、重视教育的家风,尤其在孩子们阅读方面培养甚是注重。
杨绛父母待人接物宽厚温和,从不对人疾言厉色、颐指气使。在这样家风长大的杨绛耳濡目染,不但继承了父母的温良宽厚,也继承了长辈们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杨绛家里藏书很多,小时候她喜欢读哪本,父亲就会把那本放在她的桌子上。如果杨绛长期没有翻阅的话,父亲会悄悄收了回去,仿佛是在警告她。
正是这种无声的督促,让杨绛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杨绛喜欢文学,酷爱各种词章小说,父亲也是想方设法满足她的心愿,让她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也奠定了她日后成为大作家和翻译家的基础。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杨绛也不例外,她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1928年夏天,杨绛从苏州振华女中毕业,心心念念要考清华大学,由于当时清华大学不在南方招生,她只好就近考入苏州的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没有杨绛心仪的文学系,她无奈选择了政治系。对政治毫无兴趣的杨绛,大部份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沉浸式地阅读。那个时候她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估计她嗜书如命的习惯可能就在东吴大学的图书馆慢慢形成的。
从东吴大学毕业后,杨绛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外文系的研究生。朱自清、吴宓、王文显等著名的大师级人物都是她的老师。
慧眼的朱自清先生挖掘了杨绛身上的文学潜质,悉心指导,同时还推荐她的散文和小说在《大公报》上发表,从此,她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
在清华校园里,杨绛除了拼命读书和写作,还收获了爱情。在这里她邂逅了终身伴侣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比杨绛大一岁,是她的学长,他们同读于清华外文系,一样是“书痴”。更巧的是他们还是同乡。
两人一见钟情,恋爱四年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35年,钱钟书先生考取牛津大学公费留学生,还没毕业的杨绛决定陪他一起到英国留学,她成了牛津大学的旁听生。
牛津大学有着世界一流的图书馆,藏书量远大于清华大学,在这里,他们两条“书虫”那真是“大快朵颐”。
调皮的钱钟书先生戏称牛津图书馆为“饱蠹楼”,意思是这里的书可以喂饱他跟杨绛这两条大“书虫”。
他们除了上课,课余时间要么泡在图书馆,要么借一大堆书回家,饱学终日,乐此不疲。
后来,他们转到巴黎大学读书,由于所学非他们所想,就没有正式注册,而是自己读书,做研究。
这种既不拿学位也不为考证或者求职、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读书,纯粹就是满足两位求知欲和精神生活。
读书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
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不爱游玩,也不喜社交。也许别人会误认为清高或者骄傲,但其实,他们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留学回国以后,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很多政治运动。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不放弃读书,总会想方设法找些书来读。精神上的富足使得杨绛底气十足:“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毛姆名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杨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现实生活多么不尽人意,只要有书在,就可以让自己摆脱烦恼和焦虑,从现实的苦难中脱离出来。
杨绛一生赤诚、善良与乐观。她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目睹了各种社会动荡,但是无论身处什么境况,始终是有着书本隽刻在她身上的优雅和从容。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才是人生至高境界。
作者: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