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单——杨又曾的家乡事
今天要同各位朋友分享的是1960年左右大陆印制的一张传单(见图)。传单上说的“蒋军金门某师长杨又曾”是河北柏乡县人,当年他是驻守金门的92师师长。传单向杨又曾报告其家乡事:家乡成立人民公社,其弟杨存柱“在村里当社长”;人民公社办了食堂,其弟杨保柱“全家都在食堂吃饭,年底结算还有节余存款”;杨保柱“儿子瑞祯已初中毕业,国祯在上中学,女儿爱菊已出嫁,女婿在政府工作”;另一弟杨纪柱“一家七口生活顶好”,絮絮叨叨不外家乡事。临末来了一句:“他们都常想念在金门的杨又曾,关心他的生活,要他在外好生保重”。传单上还有杨保柱一家五口的合照。
人民公社及“吃饭不要钱”的食堂,是大陆农村生活的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的事物。据罗平汉《人民公社制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至1958年9月2日,河北省各地人民公社已办食堂21.7万个。从1969年初至1974年底,我曾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人民公社新生生产大队插队务农,也曾在人民公社的食堂吃过饭。不过,其时在人民公社的食堂吃饭,不但要钱,还要粮票哩。
(2018年5月8日记于北京)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并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文史功底深厚。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收录了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50篇文章,用简短的篇幅、简洁的语言讲浅近的道理,描述和论述海峡两岸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
《话说两岸》所有文章都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小片段,形成了对两岸关系大历史的强有力佐证与补充。
京彩台湾推出《话说两岸》有声版,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促进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