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论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和重要意义
2023-03-22 11:24  浏览:380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导 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指明了奋斗方向和目标。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以交通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文从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安交管工作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义,也为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提供了遵循指引。由此,公安交管工作的现代化,要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立足交管工作防事故、保畅通、护稳定的主责主业,保人民平安、护群众安全、服百姓所需,奋力推进交管事业实现新跨越。具体而言,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实践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交管工作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衣食住行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的安全、行的畅通是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最为积极的交通运行环境,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最为有力的交通安全保障。

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铸就安全之基

发展为本,安全为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哪一个都不能偏废。没有安全的基石,发展就无从谈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离不开安全的基础保障。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共同富裕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一方面,交管工作要致力于交通事故零死亡的宏伟愿景,着力完善交通管理法规制度,强化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全力推进交通系统要素安全、运行安全,减少乃至消灭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保护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交管工作要致力于为民初心的社会关怀,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社会救助制度机制,大力提升救援救助效能,减少因交通事故致伤致残、赔偿赔付导致的致贫返贫,保障全体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享受发展红利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铺就畅通之路

“百业兴盛,交通先行”。交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交通活动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派生性需求,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保证。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发挥道路交通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以可靠、高效的交通运行环境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促进经济社会要素流通流动,保证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基础条件。其一,要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均等化的交通出行保障建设,不断补齐交通管理短板,提高交通运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产生活出行需要。其二,要着重突出主干性、决定性的交通运行管理,打通公路大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促进各类生产生活要素高效流动,保障共同富裕所需的经济社会条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三,要着力强化区域性、关键性战略交通运行保障,抓好城乡交通、区域交通高效运行举措,支撑带动人口和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优化布局,服务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区域开发等国家战略,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可靠交通战略保障。

二、交管工作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条件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交管工作的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现代化事业之一。因此,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道路交通机动化已经逐步进入“家家有车、人人有证”的时代,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要为人民享受现代化交通服务提供安全畅通、优质高效、公平公正的交通环境。

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有序、安全、畅通是道路交通管理的根本目的,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道路交通运行水平依然不高,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伤人数总量还比较大,万车死亡率超过2.0,10万人口死亡率超过4.0,而欧美、日本等国家万车死亡率保持在0.5-0.6、10万人口死亡率3.0-5.0,群众安全感不足;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及管理工作仍然比较滞后,大城市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突出,并向中小城市、农村乡镇等地发展蔓延,导致通行效率下降、出行时间延长、环境污染加重,群众幸福感不高。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期盼。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聚焦人民对交通环境的所需所盼,着力在防事故保安全、城市疏堵保畅上下功夫,从推动结构优化、科学治理、精准执法等方面发力,着力提升道路交通运行安全和效率,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

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优质高效的办事环境

公安机关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执法职责,还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民生福祉密切相接,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出行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出行体验从追求可达性延展到追求便捷性,办事服务从追求经济成本延伸到降低时间成本;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层次也大大提升,更加重视服务品质,要更加舒适、更有尊严,更愿意使用新技术,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进交管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减证便民,强化便捷高效服务理念,在服务网络上均衡布局、按需配置、贴近城乡基层群众,在办事程序上整合流程、限时办结,在方式运用上紧贴时代、创新技术、优化体验,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往返成本、等候成本,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公正、更具时代气息的交管服务。

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管工作具有时间上全天候、空间上全覆盖的特点,交警队伍日日夜夜在执勤,时时刻刻在执法,与群众接触面大、时间长、范围广,直接影响着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形象和追求。新时代新征程, 人民群众对执法办案、行政办事公平公正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执法办事公开公正,更对执法规则、办事规则有了深层次追问。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要聚焦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合理的交通规则、办事规则为指引,以规范的执法程序、执法方式为牵引,以执法促普法、助守法为目标,推进全民守法氛围的形成,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执勤执法、每一起事故处理、每一笔交管业务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三、交管工作现代化是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因素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道路交通系统,既是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协调推进有着积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就是聚焦交通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提高交通支撑服务现代化的能力,同时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以交通系统的协调运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交通系统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

道路交通系统中的车辆、道路以及环境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群众感知感受物质文明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全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25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达到60辆,汽车已从少数人的奢侈品成为普通家庭的消费品、必需品;道路方面全国已有公路里程528.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9万公里,农村公路446.6万公里,路网里程特别是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球第一。但交通系统物质基础不牢的现象不容忽视,汽车保有与西方已经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国家相比,其千人汽车保有量普遍在500-800辆,显然存在不少差距,大吨小标货车、非法改装货车、老年代步车、超标电动车等低质交通工具长期存在,成为我国的特有机动化形态;道路建设的标准逐步呈现与机动化水平不相适应的情形,危险路段、隐患路口等道路风险依然突出。交管工作的现代化,一方面要守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关口,抓好车辆登记上牌、道路安全审计等环节,让群众买到安全的车、舒适的车,使用标准的路、规范的路,巩固好交通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高品质交通要素管理,鼓励支持更加智能、节能的车,更加智慧、普惠的路投入使用,让群众享受更为优越的交通物质基础,以此推进交通系统物质文明更加坚实、更加充分。

推进交通系统价值文化创新性引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机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交通系统的精神文明、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亟需提上日程。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人达到5亿人,占成年人口近半,驾驶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代表着整体国民素质水平。同时,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骑行的自行车、走过的行人,一举一动都是反映交通参与者整体文明水平的仪容镜。但目前我们仅仅做到了有车开、有路行,交通违法、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尚未达到全面的守法开、规矩行。新时代新征程,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要全力推进交通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交通安全文化发展,面向文化强国、平安中国建设目标,以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为宗旨,立足“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凝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交通安全文化;同时,抓好主体、面向群体、创新载体,在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素养提升,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工具的生产使用、社会氛围的营造等要素群体领域,开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覆盖的文化传播和渗透养成,将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汇入到国家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主流叙事中,厚植汽车社会安全文明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交通力量、文化力量。

四、交管工作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碳达峰、碳中和”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道路交通系统运行,不可避免的与生态环境交互,汽车排放、噪声等都是交通运行的负效应,与生态治理息息相关。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守住良好交通环境这个最为普惠的民生福祉,积极促进交通系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为低碳生态环境构建贡献主动作为

道路交通系统的汽车运行依然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个人出行行为、交通系统结构等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构建低碳生态环境,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必不可少。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要结合道路交通系统碳排放问题想思路、寻出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既要通过交通参与者的培训教育、宣传引导以及道路限行等政策,鼓励个人选择绿色低碳交通工具、交通方式,提高驾驶技能熟练度,不断优化绿色集约的交通结构;也要聚焦疏堵保畅职责,运用政策、技术等手段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减少能耗和排放,全力打造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系统,为人民群众创造绿色生产生活环境。

为交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有力保障

道路交通系统运行产生尾气排放、噪声等对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了威胁。交管工作的现代化,要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守好道路交通管理和执法关口,严格防控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登记、上路,配合做好机动车污染防治执法查处,以交通工具的高质量助力构建良好的城乡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交管工作现代化是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道路交通是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道路交通安全也是世界各国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和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新征程,交管工作现代化要立足更高站位、更广视野,聚焦国际道路交通前沿所需和共同难题,奋力推进中国道路交通管理的成熟经验、成功方案走向世界,促进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为国际社会交流交往促进提供“中国元素”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往来十分密切。新时代新征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下,我国与各国的人员交流、车辆互通的趋势愈加明显。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关注道路交通的国际化新形势,积极推进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相通、人员车辆强互通,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的人心相通、文化相融,为世界交流交往注入更加浓郁的“中国特色”。一方面,要突出“便利来”,推进入境人员车辆牌证简易办、便利行,方便外国友人来华旅游旅居、工作生活,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另一方面,要突出“容易出”,推进中国驾驶证国际化、道路通行便利化等工作,方便国人在境外国家地区出行生活、务工居住,支持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传播中国优秀文明文化,让中国更加融入世界。

为全球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道路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世卫组织数据显示,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全球将近130万人死亡、大约5000万人受伤,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和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用三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的机动化历程,也遭遇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高发、事故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安全困境,但更通过各方努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经验,在机动化依然爆发式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了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持续下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个位数的重要成就。新时代新征程,交管工作的现代化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主动承担起更加伟大的历史使命,站在人类安全发展的高度,继续深入探索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新道路新方向,也总结提炼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全球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全球的交通安全命运共同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斗号角,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安交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要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深刻把握交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践内涵,才能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推进交管工作系统性重塑和革命性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应有力量。

项目支持: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图景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LL82)”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巩建国

编校 | 刘林 张骞

声明:如需转载或开白名单,请留言联系获取授权!转载须在文首标注来源交通言究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人:5b2b****    IP:117.173.1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