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为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法官沈勋奔赴湖北武汉寻找被害人家属。范亚娉 摄
初夏的阳光洒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的台阶上。德山法庭法官沈勋刚准备下班,发现门外一位老人正等着他。
“沈法官!”老人紧紧握住沈勋的手,“他们说您不在执行局了,我特意赶来给您送锦旗,感谢您替我们讨回公道!”
这位老人是25年前一场交通事故中死者的遗孀赵某。而她口中的“公道”背后,则是一场跨越了25年的坚持与救赎。
时间倒回2000年12月一个冰冷的深夜,湖北省荆门市通往襄樊市的公路上疾驰着一辆货车,连续工作数日的货车司机鄢某满脸疲惫,副驾驶室内坐着同行的押车员贺某和石某。
“慢点开吧。”看见鄢某眼神开始游离,明显是困意上头,旁边的贺某提醒了一句。话音刚落,货车就失控冲向路边,重重撞向一颗老树。
不久后,石某在剧痛中醒来,发现一旁贺某的头耸拉在变形的车门上,再也没了动静,而鄢某已经消失无踪。
因鄢某交通肇事后逃逸一直下落不明,伤者石某与死者贺某的配偶赵某无法向其索取赔偿,便将鄢某诉至武陵区法院。判决书上清楚写着:鄢某疲劳驾驶致一死一伤,负全责,需赔偿死者家属及伤者共计24.8万元。
2024年年底,武陵区法院开展积案专项执行行动,对历年来未执结案件进行全面梳理,这起案件最终落到负责此类积案执行的沈勋手中。
“20多年了,受害者还在等一个交代。法律文书上的数字不是终点,让判决落地生根,才能抚慰受害者。”为了找到鄢某,沈勋带领执行团队数十次往返其户籍地派出所,反复筛查通讯公司的海量数据。
最终,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长沙——鄢某已更名改姓,隐匿于此。原来,2000年左右,全国户籍系统还没联网,信息流通不畅,鄢某在事发后逃往外地,更名改姓,企图逃避后续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当沈勋拨通鄢某的新号码道明来意时,电话那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石师傅因为那场车祸,身体落下了终身残疾,这20多年怎么熬过来的,你能想象吗?贺家孤儿寡母的艰难,你能体会吗?伤害已经无法逆转,但弥补过错,永远不晚。”沈勋说道。
“我会的,我知道迟早要面对这件事。”最终,鄢某微弱的声音传来。
另一边,寻找受害者的任务同样艰巨。
石某与贺某的遗孀赵某早已搬往外省,通讯方式变更多次。几经周折,沈勋终于联系上了现居上海的石某以及在武汉的赵某。
“石叔叔,您申请执行的鄢某,有下落了!您的赔偿金,有希望了!”“赵阿姨,您好,关于您爱人20多年前那场车祸,肇事司机我们找到了,他愿意赔付了。”
相较于石某的激动,赵某的第一反应是遭遇了诈骗,直接挂断了电话。
于是,沈勋一行驱车奔赴武汉,通过当地派出所联系赵某。但来的不是赵某本人,而是她的女婿。
见到沈勋后,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么多年过去……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不是民警的电话,我们是不敢出现的。”
为确保万无一失,沈勋再次拨通了赵某的电话,耐心解释此行目的和找到她的过程。1个多小时的倾听与沟通,终于消解了老人心中的疑虑和不安。
当沈勋一行最终站在赵某面前时,赵某紧紧抓住他的手说:“这么多年啊……没想到,真没想到还能找到那个人!谢谢法官!”
沈勋说:“赵阿姨,让判决书上的白纸黑字变成实实在在的权益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该有的坚持。再远的路,我们都得跑。”
两天后,三方如约来到武陵区法院执行调解室。鄢某将24.8万元现金带到现场,亲手交到石某和赵某手中。在沈勋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书与谅解书。
这一刻,25年的冰霜在司法温度下悄然融化。这场漫长的救赎之旅,终于在法官永不放弃的脚步声中抵达终点。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陶琛丨通讯员:蒋菲菲 范亚娉
见习编辑:闫钰 | 联系电话:(010)67550743 | 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杨梦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