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你的时间被短视频“刷”走了吗
2023-05-15 19:11  浏览:207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期发表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然而,在短视频逐渐成为一种全民娱乐潮流的同时,一个隐患也正悄悄生根发芽,那便是短视频成瘾。


一刷就停不下来 背后有哪些原因

目前,对短视频成瘾的特殊机制存在着激烈的讨论,尚无系统的描述和定论。刷短视频为何成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高密度、快呈现的“声色体验”。短视频之“短”,用户浏览之“快”,促使发布者抛弃传统内容结构,也无须追求内容的深度,转而在感官刺激上下足了功夫,且都倾向于将最吸引人的内容堆砌在视频开头。鲜明的场景、熟悉的“梗”、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大量视觉、听觉信息在视频切换的一瞬间涌出,在带来强烈的情绪、唤起体验后匆匆结束,使我们刷视频的行为得到了巨大的正反馈强化。

“无感”的交互设计与投其所好的信息茧房。短视频平台常见的“上/下滑动切换”与“自动连播”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户观看过程中的手动操作与主动思考。这样“无感”的交互设计实则消解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我们容易失去时间知觉,更让“主动结束”变得遥不可及。

同时,短视频平台通常会收集我们的偏好信息,并使用推送算法“投其所好”,使我们不断被其呈现的内容吸引。这也进一步削弱了我们的主动性,面对无须选择的“精准刺激”,“结束娱乐”便显得愈发困难了。

镜像满足与逃避现实。镜像满足是指用户在观看短视频过程中发生的一种主体转换,即我们倾向于将理想化的视频主角“代入”自己,从而满足自身的表达性欲望,获得奖赏性体验,是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积极愿望的体现。逃避现实的“隐形”需求则是短视频成瘾的另一个推手。事实上,压力应激几乎是任何物质和非物质成瘾的危险因素,许多人更愿意沉溺于触手可及、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中。

此外,本身具有心理“隐疾”的人群可能会产生与“镜像满足”截然相反的体验:对短视频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感到失望,从而产生物质攀比、身材焦虑等一系列问题,形成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出现这些状态 应该提高警惕

刷短视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过度刷短视频也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浪费时间。当出现以下状态时,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沉迷于刷短视频:

无法控制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场合与频率;一旦开始刷,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停止;

刷短视频在行动中的“优先级”越来越高,逐渐取代了其余的爱好和日常活动;

尽管知道继续刷短视频会导致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给工作和学习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依然难以自止。

合理控制时长 接受但不沉迷

大多数短视频用户可能并未达到“病理性”成瘾的程度,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简单原理,进行自我干预,可以帮助这类人群更好地摆脱失控感。

我们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第一,“减害性”妥协,首先将重心从“戒短视频”转移到维持必要社交和保证重要事务的完成,减轻生活压力,争取环境支持;第二,制定计划,结合应用锁、时间管理软件等,逐渐减少短视频使用时长,用运动、社交、阅读等填充空白时间;第三,有意识地对抗刷短视频的冲动,记录下来,并对“合理化”这一冲动的想法保持警惕。

在这个手机和网络逐渐普及、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短视频注定要在这场“注意力争夺赛”中小胜一筹。然而说到底,它不过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众多媒介之一。因此,刷短视频需讲究合理性,可以在“硬性”的碎片时间刷短视频,如通勤途中、等朋友时;不要在弹性时间打开短视频,如睡前、赖床、工作时;增加主动性,善用检索框和关注列表,带着目的刷视频,如学习美妆、拓展知识等,不要在“精准推送”中迷失了方向。

“成瘾”是一种具有复杂神经生理改变的精神障碍,在其较严重阶段出现的“冲动控制障碍”和“决策能力受损”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自控力差、意志不坚定”。反复尝试“戒断”短视频而屡屡受挫,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自我评价的患者,应当到心理或精神科就诊,寻求专业的行为干预及药物、心理治疗。

在张开怀抱迎接新兴媒介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足够的清醒,剖析与思考其中利弊和我们自身的所去所从,娱乐但不“上瘾”,接受但不沉迷。


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孙轶雯

编辑:肖薇 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d104****    IP:120.244.4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