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诗后故事,感不同人生
2023-07-24 06:50  浏览:337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好诗好在哪里》,并不是一本诗集,它是都靓对诗词文化的解读。通过讲述诗人和词人的故事,让广大读者爱上诗词的同时,体会诗人和词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有李白的洒脱不羁,有杜甫的勇敢与坚定,有王维的自然闲静,有陶渊明的宁做我的坚定,也有苏轼的旷达和豪爽,还有李清照的凄苦和才情……读得诗后故事,方知这诗好在哪里。

小时候,学到诗词的时候,当时并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现在想来,这诗词的美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有时候是诗词中描写的景色的美,有时候是人心灵的美,还有时候是表现出来的是热情洋溢,也有时候展现出的是求而不得……,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能通过美妙的诗词表达出来,说到这里,还是词不达意,总觉得没有词语能完全形容诗词中的意境。因为在读的过程中,也可能形成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觉。比如: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看出了李白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从中感觉到他的仕途失意的自勉;杜甫写下的现实主义诗,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深刻认知,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面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也是他几经挫折后认识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怡然自得,如果他入得了尘世,又哪来这流传千古的诗呢。

在我有限的认识里,我喜欢的诗人是王维和苏轼。读王维的诗,总能让人浮躁的心获得宁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的顺其自然的意境令人向往,繁华落尽皆是梦,只有平平淡淡才是最真实的,用一种云淡风轻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世界还有什么能令其困扰呢。而读苏轼的诗,总会不自然的代入他乐观开朗的性格,每首诗都觉得是积极向上的,他被贬多次,每到一处,便会造福一方百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苏轼乐观潇洒的最好诠释。

读过都靓的《好诗好在哪里》,她通过对李清照一生的描写,写了她的才气诗情,写了她短暂的美好年华,还写了她凄苦的人生。她是一个大才女,可也尝遍了人间的苦,被所托之人辜负,一生漂泊,心灵总无归处,让人读来不免心疼。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人生感叹,后有宋人方岳也诗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无论古代还是当代,无不如此,读过这本《好诗好在哪里》,我仿佛也感觉到古人在当时社会状态中的人生起伏,书中提到:“为什么诗人总会拥有不幸的人生?”因为他们经历苦难后,放明白心之所向。每人都有不如意之事,不能与人言,便寄于文字之中吧!

读过这些诗后故事,我产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这些伟大的诗人生活在现代,是不是就不会经历那么多不幸了,也不会有那么多求而不得了,毕竟他们那么有“才”!

发布人:36d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