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太平老街的古韵今风
2023-08-26 13:21  浏览:399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老街是城镇的根,承载着历史人文,诠释着市井风情。我喜欢老街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喜欢老街深处的青砖灰墙和上面的斑驳苔藓。

秋日午后,追随着历史的步伐,我慕名探访了苏州相城区太平老街,感受老街的独特魅力。

太平老街位于苏州北郊阳澄湖畔,是一块斜斜插入阳澄湖的葫芦状陆地,被弯弯的荻溪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河道呈网状注入阳澄湖。因域内川溪纵横,荻芦飘摇,小桥流水,幽雅诱人,又被雅称荻溪。

太平老街并不大,但老街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年间,《吴地记后集》载吴县二十二都,太平即为其中之一。仰伏膏腴的土地,优越的地理,便利的河道,富饶的物产,秋来稻谷飘香,盛产鲜美鱼虾,自古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太尉、柱国太傅王皋南渡定居、归隐、长眠于此,人气渐旺,渐傍荻川形成商贸街市,至明清已成集镇。

老街呈于字形格局,沿济民塘南北两条街,依水而建,傍济民桥边尺湾走向缘水而筑,在一棵宋代银杏下华丽收场,利民桥、太平桥分别沟通南北与东西街道。

太平老街依然保有一种泰然自若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走得更近一些。

几乎每一个古镇上都有一座古刹,太平老街也不例外。太平禅寺为地藏菩萨道场,专弘专修地藏法门,寺庙始建于宋,是距今千年的古刹。现今的太平禅寺,就是当年的王氏宗祠。走进禅寺踏上的第一块青石,上有“直面”两字,就是当年王皋为训诫子孙而手书的。

冬去春来,暮鼓晨钟,太平禅寺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几度,承载着太平人的信仰和心灵的寄托,见证了太平老街的沧桑变迁,陪伴和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太平人。

过太平禅寺,石板桥“利民桥”沟通南北两岸。站在利民桥上,高耸的银杏树,虬枝纵横,张开巨大的臂膀托起蓝天白云,俯瞰着千年古镇的沧桑之变,石桥、古寺、古树交相辉映,为老街平添了一道天然的风景。相传这棵古银杏是南宋开封府王皋王太尉的二儿子王铎当年亲手种植的,到现在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了,见证了寺庙的兴衰繁荣。

石桥下就是碧波荡漾的古老“荻川”利民塘,清缓的河水一如吴侬软语,悠然绵长,流向芦荻飘摇水天一色的阳澄湖荡。

沿着街道走走,灰墙黛瓦的老屋次第相连,古今混杂,新旧交替,王家、华家、邢家与其它普通民宅和合而居,不时能看到刻有“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的标志标牌。

拐进小巷看看,历经沧桑的老墙斑驳,涂抹的石灰脱落后裸露出很有年头的青砖,墙角的青苔还泛着绿,墙脚堆着几摞准备翻新屋面的小瓦,缝隙里的小草探头晃脑,显示岁月的痕迹。

在老房子前的原住居民都为上了年岁的老乡,坐在凳子上喝茶,说着当地话聊天,尽享与世隔绝般的安详。

老街所特有的味道即是静谧,这份静谧让初到老街的人猝不及防。这份安静的味道如同一抹音符,伴随着青石板上的踏踏声在老街上回响,如老街跳动的心音。

街区内保存有王氏宗祠遗址等古迹以及清末明初老宅和战争年代部分遗迹,古建遗存有王皋故居、燕翼堂、凤凰石桥以及抗日革命旧址等。

王宅燕翼堂,是王皋后裔的故居,经后裔子孙多次修建,遗存至今,被辟为王皋故居,以供纪念教育、旅游观光。

王皋故居面宽三间,门前便是荻溪。一、二进间有天井及清水砖雕门楼一座,额刻“燕翼贻谋”四字。初看王皋故居,和旧时大户人家并无什么太多差别的几进宅院。这类建筑规模在江南古镇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在一些大点稍大点的古镇上甚至都轮不上,但是在太平已经鹤立鸡群、凤毛麟角了。

走进王皋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王皋身着朝服的坐像。塑像正后方,居中悬挂有题额为“槐荫满庭”的牌匾,以示其属三槐堂王氏一脉,不忘祖先之意。牌匾下方的横幅上,详细介绍了南宋名臣王皋的生平事迹。

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子高公传》,为王皋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感叹地说:“我曾经在史馆供职,靖康、建炎年间因功而立传者很多,但没有人提及王皋。王皋正是《易经》上所说 “远离世俗而不感到寂寞,有功劳而不自我夸耀”的这种人。

小河上有座“凤凰桥”,为宋代古桥,主要构件多为褐红色武康石,石梁上镌刻有铭文,西面书:"太原王氏近溪策立",东面曰,:"末岁建凤凰桥",为宋元时期遗物,相传为王皋归隐时建造,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洗礼,老街正在旧时光和年轻态之间,焕发出勃勃生机。太平老街发力打造特色小镇——太平书镇,在保证老街整体格局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创建书香主题,打造文化地标。以修缮后的荻溪仓为载体,在粮仓中展示了融合文化与科技的创意作品。千年古镇的深厚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创意理念,在太平相融相生,使得太平老街古韵今风相结合,老街焕发新生。

太平是国内首个图书文化产业情景体验古镇。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座与众不同的白房子,这是苏州图书馆分馆。

今天的太平老街,最为奇独的景点,莫过于老街西南部的荻溪仓旧址,饱满浑厚的旧时粮仓矗立在河岸,与周边河道、花草、古镇融为一体。这个始建于明代时候江南储备粮食的社仓,清代时,尽管社仓被移到了娄门内,名字却没改,仍叫荻溪仓。

民国十八年亦即1929年开办的裕元碾米厂,俗称裕元米厂。这是太平镇第一家由机器轧米的碾米厂。解放后这里成为了太平粮管所的太平米厂。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末,米厂停办,改建成太平粮管所北库。

现在,仍可见原来的石砌驳岸房、帐房、司称房等10来间厂房,其建筑遗存已被修葺完好。而令人瞩目,甚至于一惊一乍啧啧称奇为之赞叹的就是那六个圆顶储粮大仓又称储粮屯,是七十年代在北库内建成的形似蒙古包的砖园粮仓。

又是几十年光阴岁月的匆匆流逝而过,六个圆顶储粮大仓因为地处老镇偏僻的地角,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至今遗存完好,以其别具一格的外观风貌成为别开生面的江南建筑一绝,巍巍然矗立于太平老街的河岸,撩拨着人们一些怀旧的情怀,一些过去的记忆。

砖雕、泥塑、缂丝……走在整洁明亮的过道,一件件特色手工艺品映入眼帘。如果不是标识牌提醒,很有可能以为这里是个展厅。

夕阳西下,太平老街笼罩在秋日的暖暖的余辉里,在它身上,体现着现代与过去的交织,岁月在它身上铭记着它的前世今生,让人怀念,也让人憧憬。终有一天,老街会再次散发出光辉和魅力。

走出老街,宛如在时空隧道里畅游了一番,背过身去,我在心底默默祝福它。

发布人:c28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