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三亚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生活增添幸福底色
2022-12-19 14:48  浏览:492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早上9时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书画室学习书法,休息间隙和老姐妹练练歌;下午3时到棋牌室、阅读室,下棋、打牌、看书,或跟着助老员跳跳健身操……72岁的苏庆妹是三亚市吉阳区六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常客”,她把一天的生活规划得满满当当,“常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转转,能让心态变得更加年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让老年人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不仅是“小家”的期盼,更是“大家”奋斗的目标。近年来,三亚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养有“品质”更有“温度”;以社区教育、老年大学为运行载体,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老有所养



从“兜底线”到“更完善”



12月15日17时许,在吉阳区六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谈笑风生、切磋球技的声音从一间运动室传出。“这些都是我的‘球友’,大伙每天的一大乐趣就是‘泡’在运动室里。”台球桌前,65岁“候鸟”老人寇冠军笑容满面。自2021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六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俨然成了该社区和附近村庄老人们的幸福驿站。



室内其乐融融,室外活力满满。六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棋牌室前的一处空地,在助老员李亚菊的带领下,十几名老人齐刷刷地跳着健身操,动作并不矫健却十分熟练。



队伍中,头发花白的董金花格外显眼。“中心定期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并组织歌舞、书画、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丰富我们的文娱生活,平时还可以和老朋友们唠家常。”在董金花看来,幸福晚年就是这般模样!



“日间照料中心免费向辖区的老人开放,还能享受到免费按摩等服务,受到社区广大老年朋友的喜爱,中心平均每天接待近50名老人。”六道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照料中心每月会定期安排4次至5次的入户服务,满足社区老年人“病有所医”的需求。



一个悠闲娱乐的好去处让儿女们少了一份担忧,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公共空间,成为他们融入社会、开拓新的朋友圈的一条纽带,这是三亚探索社区养老的一大新路径。



2020年以来,三亚按照每个区至少建有一所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要求,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使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成为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撑基础。一系列丰富的娱乐活动、专业看护服务,让越来越多像董金花一样的老人感慨,惬意的老年生活近在咫尺。



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医疗服务也要跟得上。为此,三亚科学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三亚按照‘1+5’(1个市级,5个区级)布局公办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一院、一中心、一示范点’养老服务保障格局。截至目前,三亚已登记备案各类养老机构9所,实现每个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基本满足全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需求。”三亚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老有所学



从 “学得了”到“学得好”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刚走进三亚市老年大学,就被一阵阵激扬清越的歌声吸引,十余名大龄“学生”正在练习大合唱。学员们年纪虽然不小,但学习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有的还主动要求老师“拖堂”。



学唱歌的匡大爷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今年65岁,在老年大学报名学习书法和唱歌后,生活更加充实,“退休是职业生涯的终点,我们的人生却迎来新的起点。在老年大学,既发展兴趣爱好,还能交朋友,真好!”他的这番话得到在座其他老人的共鸣。



近年来,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少中老年人产生了愈发强烈的学习动力,希望通过学习而不被移动互联网社会落下。上老年大学无疑是他们再学习的一大途径。



2022年秋季学期,三亚市老年大学开设了13个专业19个班,共有16名兼职老师任教。在这里,除声乐、美术课程外,老年幸福心理学、舞蹈、老年模特、家庭烘焙等课程内容也十分丰富,备受老人们欢迎,特色课程报名还得靠“拼手速”。



“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师资队伍主要从三亚各大高校和专业机构中聘用。”三亚市老年大学副校长高宝勤介绍,三亚积极推动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目前4个区的老年大学分校均已挂牌成立,努力让“老有所学”惠及更多老年人。



与此同时,三亚以社区教育为运行载体,构建完善城乡一体化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了“党政统筹、教育牵头、部门配合、分级管理、四级办学、村居重点、行业协助、全民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特色及管理体制。



日前,天涯区马岭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连续开展两期老年人智能手机兴趣学习班活动,手把手地教老人使用微信社交、挂号就医、拍摄视频等内容。



“我第一时间报名社区开设的老年人智能手机兴趣学习班课堂,微信语音通话、视频聊天,扫码支付、网上挂号,我都学会了!”家住马岭大社区附近的居民林运强说,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让生活更加丰富。



接下来,三亚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学习团队参与,提高学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老百姓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



老有所乐



从“有保障”到“更丰富”



在南边海路与榆亚路交叉路口,一片色彩缤纷的“花田”映入眼帘,颜色多样的时令花卉打造而成的全新景观,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打卡观赏,成为不少老年人青睐的休闲场所。



从鹿回头滨河公园到如今的“高颜值”的“口袋公园”,家住三亚市天涯区南边海路的六旬老人刘波感慨,公园离家近、环境好,他和老伴每天必来“打卡”。



在三亚,不少公园通过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无障碍设施和体育设施、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等方式,美化公园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让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多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让老人就近有所乐,感受公园带来的幸福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少“银发族”渴望发挥余热,在“老有所为”中实现“老有所乐”。三亚有着丰富的“候鸟”资源,近年来持续不断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积极打造特色“候鸟”人才队伍,为有意愿、有精力的老年人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以三亚市天涯区为例,该区通过成立“候鸟”党支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让“候鸟”老人充分发挥各自的技能学识,他们在有新作为中不断充实精神文化生活。



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系列讲座……近段时间,天涯区“候鸟”党委书记、“候鸟”人才协会会长安宝华忙个不停。他虽然两鬓微白但精神矍铄,“退休但不褪色,忙碌的生活很充实。”



近年来,三亚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搭建“候鸟”人才工作站、院士联合会等人才平台,持续完善“候鸟”群体服务保障体系,吸引如两院院士、大学教授等“候鸟”人才先后加盟人才工作站,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参与当地的建设。“三亚对‘候鸟’人才的重视,让我们很有归属感。我希望能发挥奉献精神,为第二故乡三亚的发展出一份力。”安宝华说。



(海南日报三亚12月18日电)



发布人:dddf****    IP:120.230.9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