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没有喧闹、没有攀比、没有贪欲,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是个啥样子?今天就说说一位大娘,独居山野的快乐生活。
网络图片
周末的一个早上,我和几个影友相邀来到秦岭大山的深处采风,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来到旬阳县一个叫南家庄的小山村,村里四周被茂密的林木围绕着,山村几乎看不到啥人,只能听到山沟里的溪流哗哗地流淌着,不时地传来几声鸟叫声。【拍摄于2019年7月】
中午时分,在村里的一处山坡地带看到这位大娘在院子里忙碌着,我们向大娘打过招呼后,就和她攀谈起来了。
大娘姓王,今年76岁,她说老伴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儿女们都在外面成家了,现在就是自己一个人守着这老窝,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
大娘是在收拾刚收获不久的小麦,她说现在村子里能像她坚持种小麦的家已经不多了,大家都嫌弃种小麦不挣钱,把种小麦的地都改种成来钱快的茶园和烟叶,自己觉得庄稼人不种粮食怎么能行?人生铁,饭是钢,一天不吃心里慌。
她把家里的10亩责任田有一半用来种小麦,她说自己种的小麦,磨成面,做出的面条、馒头好吃,比买来的吃起来筋道,会越嚼越香甜。
她住的土坯房子有一间放的是粮食,她说,去年打的小麦还有600斤没吃完,今年的新小麦就下来了,家有余粮心里不慌,这样的日子过着才踏实。
老人的午饭做的是油泼裤带面,她说这油泼面必须要配蒜泥,大蒜是自己种的,捣蒜是用过去留下来的石头臼子,捣出的蒜泥用热油一激,马上蒜香味就出来了。
蒜捣好后,她又从屋后挖来一个大竹笋,竹笋配腊肉是她的家常菜。她说,过去老伴在世的时候,会到山里找好多野蘑菇、野蒜、野韭菜,一年到头吃的全是野味,野味吃不完,好多都晒干后送了儿女。
饭后,老人把剩饭剩汤和麦麸和在一起喂她的大白猪,她说这白猪到年底能长到四五百斤,请人过来宰杀后,制成腊肉。
我们问老人这腊肉能卖多少钱,大娘说一点都不卖,自己老了要那么多钱干啥,平时过日子有政府发给的农村养老金,连同儿女给的零花钱都花不了,吃饭有粮,吃肉有猪,没病没灾,身体硬朗,这些腊肉除了自己吃,也给儿女分一分,大家都喜欢。
大娘除了是个勤劳老人外,还是个心理宽敞的人,她说自己养了1个儿子4个女娃,4个女娃都嫁到山外了,儿子也入赘到山外人家。
按农村的风俗,1个孩子是不能招到别人家的,可大娘却说:现在大家都想着上外的生活,好姑娘都不愿意嫁到山里,要让孩子称心如意,还是把他们放出去才好,他永远都是自己的儿子,心里只要宽敞,啥事都能想开,就没有烦恼了。
看看76岁的老大娘气色有多好,黑红的脸庞,可谓神采奕奕,自然的笑容是那样的吉祥。看来,在她身上除了大山的空气和泉水滋养外,自给自足的心态,啥事都能看淡的心境,让她的晚年的日子,越过越亮堂! 大家说是不是啊? 【看百姓故事,关注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