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银发族的“数字生活”
2020-10-22 07:47  浏览:1337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之家”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之家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吕华 刘宝年

A结缘中老年成互联网平台潜力用户“网红大姨”坐拥粉丝数十万

“老年人也可以追求新鲜事物,也得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当那些说着不会扫码点单、移动支付的长辈们,也可以熟练地刷起抖音、逛起微博时,当父母们一边抢着红包、发着语音,一边往朋友圈里分享各类鸡汤段子时,“老有所E”也正在变成现实。数据显示,互联网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渗透度越来越高,中老年人正在成为快速增长的潜力用户群体。“移动互联网红利期已经彻底结束”的说法似乎为时过早,因为在某些领域,中老年互联网市场的红利期才刚刚开始。

线上市场瞄上中老年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应用主体,年龄圈层大多数是在18-40岁,为中老年用户搭建的互联网平台极少。”享乐吧平台运营负责人金成学一句话道出了互联网应用市场在中老年人群体中的空白。针对这一行业现状,北京圣泽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医疗、养生、养老服务与信息技术创新有机融合,在2019年4月16日,推出了为广大中老年人朋友提供多元化生活娱乐服务的“享乐吧”APP平台。“‘发现快乐、分享快乐、随时享乐’这是我们的品牌口号,我们的目的就是营造中老年用户群体退休后生活品质的新体验。”


71岁的孟菊欣和阿萌在直播

据了解,“享乐吧”APP的用户群体为45到65岁追求身心健康、崇尚品质生活、乐于接受当下流行事物并对网络生活体验充满兴趣的中老年人。在内容展现形式上,是以中老年的兴趣关注点为主的生活短视频和直播互动;在内容主题上,则涵盖了旅游攻略、中医康养、健康饮食、心理健康、经典影视、曲艺杂谈、相声小品等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主题。此外,“享乐吧”平台的线上商城,还向中老年客户提供了众多品牌声誉高、产品质量过关、售后服务周到的日用百货商品。

“我们会在线上、线下教这些中老年用户如何使用APP,就像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一样。而且不光是使用我们的APP,就连如何线上交水电费、煤气费我们都教。”金成学告诉记者:“尽管中老年人接触新兴事物的速度比较慢,但只要有耐心教,他们一旦学会了,用户粘性、商品复购率都是非常高的。”

“我们退休之后,很多新潮的生活娱乐方式都没有办法接触了解,“享乐吧”APP就相当于把所有好看的、好玩的都帮我们聚集起来了。”来自市北区鞍山路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不同的时间段,“享乐吧”APP平台上会有不同的直播内容,并且平台还有主题直播电商秒杀活动。

一位从事新媒体产品运营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最受中老年人欢迎的APP大概分为五类:新闻资讯类,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QQ浏览器等;短视频类,如抖音、西瓜视频、全民K歌等;购物类如拼多多、淘宝等;游戏类如斗地主、消消乐等;和广场舞类,如糖豆等。其中,靠PC端广场舞视频起家的糖豆,移动端已经发展成为了广场舞大妈们的必备神器,足够垂直的月活用户达2000万+。

中老年网红异军突起

一双老式布鞋,一身花布衣裳,一副金框眼镜,一捆大葱往肩上一抗,青岛方言讲起来,网络段子拽起来,西海岸最火大姨和大侄子阿萌又火了一条短视频。视频上线一天,播放量突破1000万,点赞量超过30万!抖音账号“阿萌来了”累计粉丝54万,总获赞571万!这份些许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来自于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的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孟菊欣和她的大侄子阿萌。2019年3月份,两人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播放量过百万,点赞量破十万,从此在西海岸新区一炮而红,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天团。孟菊欣,这个已过古稀之年、平常只会种地洗衣带娃的家庭妇女,也从此拥有了另一重身份:坐拥粉丝数十万的网红大姨。


孟菊欣和阿萌在录制短视频

“老年人也可以追求新鲜事物,也得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在孟菊欣看来,“网红”这个词赋予了自己一份特殊的责任感:“很多中老年人认为智能手机、抖音这些新兴的事物都是年轻人才玩的,有这种想法是不好的。像我今年71岁了,照样能和年轻人一样玩抖音拍短视频,我想要告诉他们,他们也是可以的。”把新鲜、好玩的事物推荐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像自己一样乐观、开朗、年轻态,是孟菊欣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新时代农村老太太。”大侄子阿萌给出了妙评,他眼中的大姨,亲切乐观、开朗励志,对待新鲜的事物总会充满好奇感。“大姨这个年纪,接受智能化的东西,速度还是比较慢的。年轻人可能操作一遍就会的东西,她需要反复操作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但是她不会厌烦,而且她很乐意推荐给身边的人。”阿萌认为,正是大姨身上这种积极向上、喜欢探索的年轻心态吸引了粉丝。“大姨代表着中老年人,我代表着年轻人,这种代际融合产生的正能量的东西,是我们一直希望传达给观众的。希望我们的视频能给当下的年轻人做一个很好的引导。”

如今,大量的中老年网红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诞生,“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济公爷爷·游本昌”、“末那大叔”等头部大号的粉丝量早已超过一千万。值得一提的是,中老年网红在吸引中老年粉丝的同时,也在抢占着年轻粉丝市场。69岁的青岛网红“流星锤老爹”和65岁的老伴“没牙姨”就通过在抖音平台上分享“秀恩爱”的短视频,吸引了一大波相信爱情的年轻粉。其中的一位小粉丝就表示,抖音平台上泛滥的小哥哥、小姐姐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两位老人的视频反而让人耳目一新。“这些视频展示了什么是岁月静好,看过之后会让人不再害怕变老,对老年人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主播花样讨好银发族

“叔叔阿姨们,签到成功就可以领取福利了哈,莎莎这边会尽量为大家争取到最多的福利……”一场直播,主播莎莎就获得了6.2万点赞,1477个人加入粉丝团。记者停留直播间观察发现,来到直播间的大部分粉丝都是“常客”,莎莎很容易便能跟他们继续“昨天没聊完的家常”。为了留住这些粉丝,莎莎除了一口一个“叔叔阿姨”,还定时为他们发放各种小福利。“老年人看直播,用户粘度要比年轻人更好,因为他们有时间,固定时间进固定的房间观看直播能形成观看习惯。”从事直播运营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孟菊欣在参加粉丝见面会

“讨好”银发族的方式,除了人美嘴甜福利多以外,有时候还得学一些叔叔阿姨们喜爱的才艺,这不,主播“国画汪小川”就在自己的直播间里唱起了戏剧。这位年纪轻轻、文质彬彬的“小哥哥”凭借着字正腔圆的技艺,一场直播就俘获了上千位叔叔阿姨的心。且在直播当晚的粉丝团185人当中,“阿姨粉”占了四分之三,排名靠前的三位“阿姨粉”,等级已经达到了20级。“经常看这个主播直播的人才能进入他的粉丝团,粉丝团里等级靠前的基本上算是‘死忠粉’了,20级相当于天天来看直播。”一位“粉圈”朋友说。

记者调查发现,直播平台已经有很多主播开始直播戏曲、国画、书法、相声等中老年人喜欢的题材。“年轻人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现在大家慢慢意识到直播不一定非要大流量,用户的留存率才是变现的关键。”从事新媒体运营的李女士分析,老年市场相较于年轻市场,用户的忠实度更高,而且他们具备很强的经济能力。“留下来,并且愿意花钱,这才是我们需要争取的用户。”

B绝缘“无G”老人难跨越数字门槛别让“数字鸿沟”绊倒老年人

近期,冲上热搜的微博话题“抱歉我没带着实体钱”下,还有很多网民进行着讨论,数字生活成为趋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共鸣和无尽的想象,而不少网友在分享自己的经历之余,也将目光对准了那些仍处于“无G时代”的老年人。


10月21日,田家花园农贸市场,一位居民正在使用现金支付。

“摆摊老人”群体折射“无G”窘境

在社交平台上,多名网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移动支付盛行下“摆摊老人”这一群体所处的窘境——他们有的只会简单操作,有的是子女帮忙注册开通了账号,还有一些老人则是直接使用子女甚至孙子孙女的收款二维码。

有网友表示,最后一种情况比较常见,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老人使用子女收款码虽然省心,但也不是所有的子女都会将收入钱款交还老人,部分老人也不好意思开口向孩子要钱,另一方面,老人不懂移动交易规则,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0月20日,南京路附近,一位老人正在售卖苹果。

10月20日,记者来到南京路附近探访,在一个日用杂货摊,一对老年夫妇正在码放商品,据他们介绍,支付宝是女儿帮忙申请注册的,并且绑定了他们常用的银行卡,平日里查看账单可以自己操作,但其他功能操作需要女儿协助。

不远处,正在摆摊售卖苹果的杨大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电子秤的旁边还摆放着两个收款二维码和一个小音响。“俺今年73岁了,智能手机不会用,也不懂咋用手机收钱。”杨大爷告诉记者,收款码是儿子的,顾客扫码支付成功后小音箱会有播报,这样他就知道收到钱了,有些热心顾客还会将支付页面展示给他看。

“俺老家是莒县的,家里种了300棵苹果树,结果子了就从家里拉来卖一卖。”因为不是长期摆摊,平日里一家人也生活在一起,所以杨大爷对钱在谁手里并不在意。在谈及为何不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时,杨大爷笑着说:“孩子工作忙,没时间教,再加上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老人机就只会接接电话,更别说这种智能手机了。”

“摆摊老人”群体具有经常暴露于市井生活的特殊性,因而比较容易被社会关注,而在其背后,还有着更大体量的“无G老人”群体,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可能就成为他们通往数字智慧生活路上的难以跨越的鸿沟。

老龄化下的“数字鸿沟”不可忽视

随后,记者来到浮山所农贸市场,在现场,几乎每个摊位都在醒目位置摆放了收款二维码,而前来购物的很多老年人还是习惯使用现金支付。

“老了老了,跟不上潮流了!”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姨一边从钱包里掏现金,一边跟摊位老板打趣。据商户介绍,虽然现在大部分顾客都使用扫码支付,但自己也会准备一些现金,方便给老年人找零。


10月20日,浮山所农贸市场,收款二维码随处可见。

在市北区宝应路桥底市场,前来购买熟食、蔬菜的市民络绎不绝,地区居民吕阿姨告诉记者,她现在购物仍是使用现金支付,移动支付不会用,“我也曾参加过社区组织开展的相关学习活动,但最后自己只学会了短信、微信、抖音等简单的常用软件。”

已经在青参加工作两年的严先生表示,因为现在不能经常回家,所以平时与家人使用最多的就是视频通话,“父母的手机是我挑选购买的,使用方法也是我回家的时候手把手教学,他们今年五十多岁,记性还不错,有时也能进行网购。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这种新事物确实很难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家里的智能电视功能多,怕他们误触,就没有接入网络。”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10.3%,虽相较前一次统计老年网民群体比例有所上升,但结合人口比例推算,仍有数以亿计的老年人没能赶上信息化快车。此外,《青岛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末,预计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将超过185万,占总人口的23%以上,站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关口,人口老龄化也将给智慧生活的普及带来新的挑战。

如今,数字、科技、智能等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等层出不穷,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那么横在中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可能会越来越大。

“反哺式”助老也要跟上时代潮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5G+”智慧应用表现亮眼,出行、办公、购物、医疗,甚至乘坐电梯都有了更多科技元素。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些小区,居民可以选择刷卡、输密码、按指纹、刷脸等多种方式进出小区,方便快捷。而恰恰是这种越来越接地气的数字生活让一些老年人犯了难。


10月21日,八大湖公园,几位老人正在唱戏。

10月21日,记者在八大湖公园看到有很多老人在健身娱乐,社区居民乔大爷和戚大妈正在长椅上晒太阳聊家常。“我今年80岁了,身体还算硬朗,能自己出来走走,活动活动。”乔大爷表示,因为年纪大了不敢出远门,平日里,他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圈子很小,除了在公园坐坐,也就是在家里看电视。“家里的电视还是老式的,智能电视不会用,子女说的那些功能听都听不懂,没让他们买。”据85岁高龄的戚大妈介绍,她会使用老人机,曾经也想跟孩子学学智能手机怎么用,奈何记忆力确实不如从前,只能是“有心无力”。

今年10月是我国第11个“敬老月”,启动“智慧助老”专项行动成为“敬老月”主题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走访过程中,宁夏路街道宁夏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社区定期组织开展过一些智能手机的培训活动,反响不错,但由于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暂时还没有相关活动安排,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课程。


10月21日,大润发宁夏店门前,一位老人准备将商品装袋。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且在社工领域工作多年的朱女士表示,引导老年人走入数字智慧生活是一种趋势,这不仅能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捷的现代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也能帮助老年人树立自信,与子女产生更多的话题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在“反哺式”助老工作开展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群体与诉求的不同,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研发企业则要增强产品的信息安全性、操作简约性,方便老年人使用。

当下,“扫码关注”“网上预约”“在线下单”等便捷操作虽加快了生活节奏,但记者在岛城探访时发现,大部分医院、公共交通、生活服务等场所仍保留着人工通道,为科技发展速度默默注入着群体关怀温度,这种“等”其实也是一种“帮”。

总之,帮助老年人从数字“绝缘”到数字“结缘”是一项需要多方合力开展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个重阳节,你可以放下手机多陪陪老人,也可以拿起手机多教教老人,“智慧”不就是用来服务美好生活的吗?


发布人:f031****    IP:125.64.7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